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记忆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延续——以《北京·记忆》作品为例
【6h】

城市记忆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延续——以《北京·记忆》作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直接观察法

1.5.3 访谈法

1.5.4 问卷调查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公共艺术与地铁空间

2.1 公共艺术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2.2 公共艺术的发展状况

2.2.1 国外公共艺术的发展

2.2.2 国内公共艺术的发展

2.3 地铁空间的构成和特征

2.4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价值体现

3 地铁公共艺术与城市记忆

3.1 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和特征

3.1.1 国内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3.1.2 国外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3.1.3 地铁公共艺术的特征

3.2 城市记忆

3.2.1 城市记忆的概念界定

3.2.2 城市记忆的作用和特征

4 “北京·记忆”对延续城市记忆的作用

4.1 南锣鼓巷及南锣鼓巷地铁站概况

4.1.1 南锣鼓巷的形象特色和地位

4.1.2 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概况

4.2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与城市记忆

4.2.1 北京的“记忆”与“失忆”

4.2.2 北京城市记忆对地铁公共艺术的影响

4.3 《北京·记忆》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设计思想

4.3.1 《北京·记忆》的创作过程及对周围空间的影响

4.3.2 《北京·记忆》的设计思想及设计目的

4.4 现场观察

4.4.1 被观察者性别比例

4.4.2 被观察者不同年龄及外国人比例

4.4.3 是否参与互动的比例

4.4.4 参与互动方式比例

4.4.5 与国家图书馆公共艺术作品的比较

4.5 访谈交流调查

4.5.1 对地铁工作人员的访谈

4.5.2 对过往乘客的访谈

4.6 问卷调查

4.6.1 被访乘客性别比例

4.6.2 被访乘客年龄结构

4.6.3 被访乘客职业分布

4.6.4 被访乘客学历比例

4.6.5 乘客被作品吸引的因素

4.6.6 乘客是否发现二维码

4.6.7 乘客选择与作品互动的方式

4.6.8 如发现二维码是否会扫描

4.6.9 乘客对扫描二维码的态度

4.6.10 作品是否比传统艺术形式更吸引人

4.6.11 作品的缺点

4.6.12 乘客是否由作品联想到北京的历史文化

4.6.13 乘客认为最具北京特色的元素

4.6.14 乘客对使用新媒体呈现北京特色的态度

4.5.15 乘客对作品的评价

4.6.16 小结

5 关于《北京·记忆》的评价、总结和建议

5.1 可取之处

5.2 不足之处

6 研究结论和问题

6.1 结论

6.2 研究中所面临的难题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城市人口剧增,在地上交通无法承担巨大负荷的状态下,地铁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已无可替代。据统计,北京地铁日客流量在1000万左右,地铁内集聚着大量人群,地铁空间成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地铁空间的环境质量关系到乘客的切身利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共艺术在北京地铁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艺术形式仍以传统的壁画、雕塑和浮雕为主,且在地域和与乘客的互动方面相对欠缺。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城市记忆,地铁公共艺术的管理者、创作者在规划公共艺术设施时,应在加强空间审美效果的基础上同时也呈现出北京的地域特色,这对延续和传承北京城市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案例分析之前,笔者对北京市已开通的17条地铁线路和314个运营站的公共艺术建设状况进行了普查,将各线路和各站点的情况进行了记录和总结,对北京市的地铁公共艺术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文以南锣鼓巷地铁站公共艺术作品《北京·记忆》为例,运用直接观察、访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乘客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32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大致了解了公众对该作品的看法和对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建议。该作品相较于其它传统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比如雕塑、壁画和浮雕等,在材料、表现手法、互动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与公众的互动方面。在此,笔者将该作品与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公共艺术作品(传统浮雕)作了简单的比较,发现在相同时间段内关注该作品的市民远远高于后者。《北京·记忆》以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为题材,以场景剪影的表现手法再现了老北京的民俗风俗,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唤起了市民对老北京人文生活的情感和回忆。同时,作品借助地铁空间内庞大的流动人群,为北京的城市文化起到了宣传作用。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希望这些数据为今后的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加快北京地铁甚至中国地铁由功能化向人文艺术化的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