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6h】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创新点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知识转移文献综述

1.4.2 虚拟企业文献综述

1.4.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文献综述

1.4.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文献综述

1.4.5 文献综述总结

2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与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2.1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理论概述

2.1.1 虚拟企业的定义

2.1.2 知识转移

2.1.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

2.1.4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特征

2.2 委托代理理论相关概述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

2.2.3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3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

3.1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框架

3.1.1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内涵

3.1.2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3.2 委托代理关系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3.2.1 基于SECI模型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3.2.2 基于“Ba”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分析

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模型设计

4.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4.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机制模型构建

4.2.1 代理人TSK风险规避,委托人ALK风险中性模型计算

4.2.2 代理人TSK风险中性,委托人ALK风险中性模型计算

4.2.3 代理人TSK风险中性,委托人ALK风险规避模型计算

4.2.4 代理人TSK风险规避,委托人ALK风险规避模型计算

4.2.5 模型总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作组织形式,打破了人们沟通上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使远距离、快速的交流成为现实。同时,虚拟企业能有效的弥补知识缺口,实现多主体、多目标、多任务间的“1+1>2”的协同效应。
  本文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为虚拟企业更好的整合和优化内外部资源,实现团队与成员的协同进化提供依据。在内容安排上主要依据委托代理模型,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态度进行组合,研究每种风险态度组合下的知识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重点分析知识差异程度这个变量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探讨每种风险态度下知识转移的不同,为完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相关理论知识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此变量的运用,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四种风险态度组合下此变量所产生的影响是本文的重点。委托代理模型新变量的运用使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理论更加丰富,也进一步完善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中变量的设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