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
【6h】

论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2 预期违约制度概述

2.1 预期违约的内涵

2.1.1 预期违约的概念

2.1.2 预期违约的特征

2.2 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价值

2.2.1 公平正义价值

2.2.2 交易安全价值

2.2.3 经济效益价值

2.3 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2.3.1 我国引进预期违约制度的过程

2.3.2 我国发展预期违约制度的争论

3 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现状

3.1 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相关规定

3.1.1 《合同法》对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

3.1.2 《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规定

3.2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比较分析

3.2.1 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的差异

3.2.2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优越性分析

4 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

4.1 预期违约制度内容上的不足

4.1.1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分类不明

4.1.2 我国预期违约的判断标准界定不清

4.1.3 我国预期违约的具体适用缺乏规范

4.1.4 我国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不够周密

4.2 《合同法》中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存在适用上的冲突

4.2.1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在法律概念上的混淆

4.2.2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在法定事由上的重叠

4.2.3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在判断标准上的矛盾

4.2.4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在对当事人利益安排上的冲突

5 完善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建议

5.1 制度的内容需完善

5.1.1 明确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

5.1.2 明确预期违约的时间期限

5.1.3 规定预期违约的撤销权

5.1.4 明确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5.2 对于《合同法》中两种制度的协调

5.2.1 放宽对举证责任的程度

5.2.2 明确“合理期限”和“适当担保”的含义

5.2.3 不安抗辩权制度应回归防御领域

5.3 对完善具体条款设置的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预期违约制度作为英美法系所特有的法律制度,它旨在避免当事人一方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到履行期限届至前,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而建立起来的一项法律救济制度。
  我国《合同法》在大陆法系的基础上,既保留了不安抗辩权制度又借鉴了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应该说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弥补了我国《合同法》在立法上的空白。但是,在预期违约制度的具体法律法规方面以及相关制度协调上,我国《合同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引入两大制度的同时,并没有将二者进行很好地融合,致使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重叠和冲突。
  基于预期违约制度本身的合理性以及在合同法定解除中的普及,并且针对学术界现有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研究。首先,从预期违约制度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相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实务案例,详尽地介绍了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现状,重点分析了其不完善的地方以及我国《合同法》中关于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在适用范围、法定事由、判断标准及当事人利益安排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之处。
  其次,针对这些不足之处,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对策与建议:第一,明确界定我国预期违约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明确规定预期违约的救济手段;明确规定预期违约的时间期限;明确赋予违约方具有预期违约的撤回权等。第二,整合预期违约制度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统一表述。第三,明确并完善了预期违约制度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相关规定,拟将不安抗辩权纳入到预期违约制度当中;
  最后,以案例比较的形式,笔者尝试对预期违约制度予以重构,并详细分析了预期违约制度重构后在司法适用上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司法适用中应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