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研究
【6h】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旅游经济发展

1.1.2 区域协同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新趋势

1.1.3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中的空间溢出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2 文献回顾

2.1 溢出效应的概念辨析

2.2 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理论演化

2.2.1 早期发展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思想

2.2.2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思想

2.3 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区域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3 区域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机制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旅游经济

3.1.2 区域与区域旅游经济

3.2 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3.2.1 旅游资源

3.2.2 劳动力

3.2.3 资本

3.2.4 技术进步

3.2.5 制度

3.3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机制分析

3.3.1 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先决条件

3.3.2 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媒介

3.3.3 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

3.3.4 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产生

4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与空间溢出

4.1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4.1.1 保持区域旅游经济的开放性

4.1.2 突出经济要素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4.1.3 推进经济要素联系的无障碍性

4.2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特征

4.2.1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共轭

4.2.2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环境共享

4.2.3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目标相对一致

4.3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4.4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空间溢出的机制

4.4.1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空间溢出的过程机制

4.4.2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空间溢出的动力机制

4.5 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空间溢出评价体系

4.5.1 选择确立指标的原则

4.5.2 评价指标的确立

5 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

5.1 旅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1.1 模型构建

5.2 知识溢出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定义

6 “京津冀”城市问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测度与评价

6.1 “京津冀”旅游发展概况

6.2 数据来源

6.3 “京津冀”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测度

6.3.1 基于“旅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空间溢出测度

6.3.2 基于“知识溢出理论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测算

6.4 “京津冀”空间旅游经济的进一步讨论

7 “京津冀”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讨论

7.1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要点

7.1.1 市场机制导向催生空间经济内生优化

7.1.2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责任共担

7.1.3 大尺度上定调,小尺度上落地

7.1.4 全方位视角,各部门协同

7.2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8 全文总结和后续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3.1 空间溢出中技术要素的量化分析

8.3.2 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8.4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展望

8.4.1 个性化消费崛起

8.4.2 投资模式转变

8.4.3 商业模式创新与重构

8.4.4 旅游经济转型与升级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代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新趋势:旅游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区域旅游的竞争、大城市群之间旅游的竞争,而产业协同问题和空间协同问题是区域旅游经济未来发展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经济要素有两种运动方式:独立运动以及要素之间的关联运动,所谓的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就是通过经济要素的关联运动支配各个要素的独立运动,进而使要素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发展。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无论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还是“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要素都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和跨区域流动性。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资源、资本、劳动、技术、制度等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跨区域流动,旅游经济增长存在不容忽视的空间相关性。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普遍存在,并推动改变区域旅游经济的结构状态,从而实现经济要素合乎规律发展、区域内部与外部经济互惠共赢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在空间内积极的溢出效应,既反映了经济要素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上的协同,又反映了相互作用下经济要素所形成的各种实质性联系的协同,是旅游经济在不同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辨证统一。
  为了估计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并通过此系数讨论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本文在“索罗增长模型”基础上构建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1928)区域旅游生产函数;然后基于城市间旅游资源、空间距离、旅游规模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构建了知识缺口理论机理模型,并根据“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文通过初步研究认为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先决条件;地理空间距离的影响、旅游市场规模等级差异、旅游资源差异以及旅游地关于科技创新的学习消化能力是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制约协同发展和要素联动的体制机制是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的最根本障碍。
  区域旅游经济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区域内经济与区域外经济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决定旅游经济溢出的根本关系。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才能促进旅游经济积极的空间溢出,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