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萨特“匮乏”概念研究
【6h】

萨特“匮乏”概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萨特的“匮乏”概念的产生

2.1 萨特思想的时代背景

2.2 萨特“匮乏”概念的产生

2.3 萨特“匮乏”概念的经济学起源

2.4 萨特的“匮乏”概念

3 匮乏的特性

3.1 匮乏的偶然性

3.2 匮乏的普遍性

3.3 匮乏的必然性

4 匮乏的历史作用

4.1 匮乏是历史发展的最初起源

4.2 匮乏是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基础

4.3 匮乏是历史发展的被动动力

5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匮乏历史观"

5.1 社会存在与主观能动性

5.2 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个人与萨特抽象的个人

5.3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问题

6 “匮乏”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6.1 相对“匮乏”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

6.2 “匮乏”理论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启示

6.3 “匮乏”理论对处理经济建设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启示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萨特及其所代表的“存在主义”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风靡整个欧洲大陆,并对西方社会思想与风潮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而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萨特及其存在主义长时间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认识与传播,抑制人性的文革时期更是使得萨特的思想没有存在和传播的土壤。到了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根据萨特戏剧和文学作品改编的文艺作品和书籍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知识青年群体阅读的热点。萨特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始终阐述着自己的基本理念,注重从自身角度进行思想设计以及发挥个人价值的特点,使他的思想和作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对象,影响着人们认知的方向。
  相对来说,在“萨特热”中,萨特的晚期思想,特别是“匮乏”这一核心概念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注意,而通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概念在萨特思想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在萨特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努力”中,“匮乏”这个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文化的热潮已经过去,但是,理论的探讨和现实的追寻仍然有其意义。
  萨特晚期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继承者与改造者自居,但在许多人看来,他仅仅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贩卖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真相到底如何呢?通过围绕“匮乏”概念对萨特历史观的梳理,我们或许可以得出结论说,萨特思想既非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补充”甚至落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但也并非与马克思主义没有关联,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加以更仔细的分析和梳理。作为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匮乏”概念的辨析对于我们理解萨特思想本身、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都极为重要。通过分析萨特思想中的这一核心概念,我们可以看到,萨特思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甚至以自己的方式突出和深化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某些方面,但是同时应该看到,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他脱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具体运动,抽象地谈论人,将匮乏看作似乎自然的、永恒的现象。对此需要加以借鉴,分析、辨别。
  同时,萨特思想在某些方面对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无启发和帮助。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种种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并且也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源,包括利用和借鉴萨特的匮乏历史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特别是由于萨特的“匮乏”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重视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和客观条件,所以了解和分析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我们思考和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萨特认为,在人类进化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匮乏无处不在;匮乏在人类各种关系的界定当中不可或缺,发挥着重要作用;阶级的对立是匮乏的必然结果;匮乏逐渐对于人们的精神层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匮乏不仅是决定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同时它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乃至人自身内部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尝试以萨特的匮乏概念为关注焦点,梳理了萨特匮乏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作用,并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萨特匮乏理论做出批判,最后,尝试借鉴匮乏概念去审视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便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进行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