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研究——基于战略路径演化的视角
【6h】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研究——基于战略路径演化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序言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动态能力理论综述

2.1.1 竞争优势理论发展阶段回顾

2.1.2 动态能力的定义提出

2.1.3 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

2.1.4 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

2.1.5 建筑企业的动态能力

2.2 路径依赖理论综述

2.2.1 路径依赖的涵义

2.2.2 路径依赖的特征

2.2.3 路径依赖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2.2.4 建筑企业的路径依赖

2.3 演化观理论综述

2.3.1 战略演化理论

2.3.2 演化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

2.4 环境不确定性研究综述

2.4.1 环境不确定性的概念及研究视角

2.4.2 环境不确定性测量维度相关研究

2.4.3 环境不确定性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基本概念、关系的界定及总体分析框架

3.1 竞争优势、惯例和路径依赖:演化中的逻辑统一

3.1.1 持续竞争优势的概念界定

3.1.2 持续竞争优势与路径依赖

3.1.3 惯例与战略路径演化

3.2 演化观下动态能力与路径依赖:矛盾及其消解

3.2.1 动态能力与组织惯例的逻辑统一关系

3.2.2 动态能力与路径依赖的矛盾提出

3.2.3 动态能力与路径依赖的矛盾消解

3.3 基于战略路径演化的持续竞争优势分析总体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周期的动态能力体系建立

4.1 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历程及其路径依赖分析

4.1.1 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4.1.2 建筑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特性分析

4.2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的全过程分析

4.2.1 建筑企业战略调整的决策条件

4.2.2 演化开端:感知判断能力作用

4.2.3 路径变异:学习吸收能力作用

4.2.4 路径选择:试错匹配能力作用

4.2.5 路径留存与复制:知识应用能力作用

4.2.6 演化的组织保障:战略柔性能力作用

4.2.7 动态能力五维度构成体系的建立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5.1 系统动力学的结构描述

5.2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的结构描述

5.2.1 选择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依据

5.2.2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问题描述

5.2.3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边界限定

5.3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的模型建立

5.3.1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的结构分析

5.3.2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的模型建立

5.3.3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的关系建立

5.4 基于战略路径演化系统模型的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研究

5.4.1 建筑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系统模型运行的基础数据

5.4.2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体系的作用效果:模型仿真的初始分析

5.4.3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体系的作用验证:模型敏锐性测试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分析及假设提出

6.1 建筑企业路径依赖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假设

6.2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假设

6.2.1 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线性关系假设

6.2.2 相关维度与持续竞争优势的非线性关系假设

6.3 环境不确定性对线性及非线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

6.4 本章小结

7 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实证及策略建议

7.1 结构方程提出及假设成立条件

7.2 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7.3 数据收集与问卷有效性分析

7.3.1 数据收集

7.3.2 问卷有效性检验

7.3.3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及最优模型选择

7.4 关系检验与讨论

7.4.1 线性关系检验

7.4.2 倒U作用检验

7.4.3 中介作用检验

7.4.4 调节作用检验

7.4.5 假设检验结果

7.5 研究结果讨论

7.5.1 关于建筑企业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讨论

7.5.2 关于建筑企业路径依赖对持续竞争优势中介作用的讨论

7.5.3 关于环境不确定性对相关作用关系调节作用的讨论

7.6 我国建筑企业提升动态能力的策略建议

7.6.1 提升感知判断能力的策略

7.6.2 提升学习吸收能力的策略

7.6.3 审慎提升试错匹配能力的策略

7.6.4 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策略

7.6.5 提升战略柔性能力的策略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建筑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十几年来产值规模一直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受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和人口红利优势等因素的支撑,建筑市场一片繁荣。伴随着建筑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的规模也迅速膨胀,目前其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宏观战略政策的拉动作用,以及我国建筑业传统粗放型的低成本资源和劳动力投入。但是随着“十二五时期”末,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平稳增长新阶段,建筑市场进一步趋于全球化,建筑企业靠长期“规模经济”所建立起来的传统竞争优势在逐步被侵蚀,亟需寻找一条充满新动力的发展路径,迅速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方向进行转型升级,但在此关键节点,很多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却不乏失败与挫折,很多甚至只能流于纸面。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建筑企业受其战略路径依赖性影响过于强烈,不能有效形成适于自身发展并适应外部不确定性环境趋势的新战略路径,从而也就无从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形不成在“日历时间轴”上的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为解决这种问题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验证其与竞争优势的作用关系,具体作用机理以及作用时机却始终处于“黑箱”之中,这也就成为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首先从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历程出发,总结提炼了建筑企业纵向发展的每个阶段中路径依赖特性的具体表现,继而深入归纳了建筑企业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共性路径依赖特性,并提出该三方面路径依赖的不利影响是由企业对应的动态能力不强所致;其次,从演化观的视角出发,深入解析建筑企业在“逻辑时间轴”上的战略路径演化周期,研究动态能力在各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构成维度应如何克服无效路径依赖以实现惯例的更新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从而提出动态能力的五维度体系,即感知判断能力、学习吸收能力、试错匹配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战略柔性能力等五个构成维度,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再次,由于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观意义存在,加之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充满了非理性的企业因素,因而在“日历时间轴”上动态能力可能对建筑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根据过去的研究提出动态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和路径依赖三者之间此消彼长的线性作用假设,同时结合以上两方面不确定性因素提出动态能力的相关维度(感知判断能力、试错匹配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对竞争优势具有“倒U型”作用关系假设,并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做了假设。
  进一步,本研究结合建筑企业的特点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设计了变量的测量量表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6次不同条件的结构方程模型试验确定了拟合优度最佳的模型,以此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本研究的主要假设,得到的结论有:1)建筑企业动态能力的各构成维度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各有不同,学习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线性促进作用;感知判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对竞争优势具有拟合正向抛物线上升段(正U型)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逐步强烈;而试错匹配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则具有“倒U型”的不确定性作用;2)路径依赖性在建筑企业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即在“日历时间轴”情境下,建筑企业动态能力通过对路径依赖的打破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逻辑是成立的。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运用了分层面的新逻辑视角对建筑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创新性地从分层面的两条主导逻辑视角对建筑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即由“持续竞争优势”的概念出发分别研究“逻辑时间轴”层面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和“日历时间轴”上建筑企业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2)发现了动态能力相关维度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本研究提出了影响决策条件的两个非理性因素,同时将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观意义引入动态能力的系统范围内,结合这两种因素创新性提出了动态能力的相关维度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非线性假设并予以验证,得出建筑企业动态能力体系中的三个维度与竞争优势的非线性关系,这拓展了建筑企业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作用关系的研究空间。3)明确了建筑企业动态能力推动战略路径调整的“作用时机”。本研究对目前动态能力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期望绩效差”、“差异阀值”等概念,并建立了决策公式,明确了建筑企业动态能力推动战略路径调整的作用“时机”的同时,拓展了关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空间。4)明确了建筑企业动态能力推动战略路径调整的“作用机制”。目前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中鲜有学者将路径依赖特性提高到重要的研究位置,本研究从路径依赖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切入,基于建筑企业独特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其路径依赖的特点并从战略路径演化周期出发提出了建筑企业动态能力构成体系,整个研究过程紧密围绕建筑企业发展中最深层次的路径依赖问题展开,丰富了建筑企业动态能力机制的研究视角及动态能力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穆文奇;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工程与项目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郝生跃;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9;F425.11;
  •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动态能力; 战略管理; 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