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 商业银行效率测算研究现状

1.3.2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3文献评述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1.4.3技术路线图

1.4.4论文结构安排

1.5本人工作贡献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商业银行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2.2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

2.3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

2.3.1生产要素理论

2.3.2经济增长理论

2.3.3技术创新理论

3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3.1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方法

3.2测度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统计

3.3测度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构建

3.4样本及指标选择

3.5测度结果及分析

3.5.1 我国总体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变动分析

3.5.2我国不同所有制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变动分析

3.5.3我国各个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变动分析

3.6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4.1影响因素逻辑分析及数据选取

4.1.1影响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因素

4.1.2影响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因素

4.1.3影响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

4.2模型选择与构建

4.3相关性检验与平稳性检验

4.4实证检验结果

4.4.1对微观因素的检验结果

4.4.2对微观因素和行业因素的检验结果

4.4.3对微观因素、行业因素和宏观因素的检验结果

4.5本章小结

5.1 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膊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的基础组成,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研究分析我国银行业的运行状况,对于提升银行业的经营效益、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据此,论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入手进行分析,采用近十年数据,构建两阶段无导向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多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同时从银行的整体、体制结构和个体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动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上看,近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处于1以下,但自2014年以来下降趋势逐渐得到缓和;横向比较来看,股份制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高,大型商业银行居中,城市商业银行最低。随后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从微观因素、行业因素和宏观因素三个方面选择相应指标作为自变量,依次将上述因素加入模型中进行检验,计量结果显示M2货币供应量、社会固定投资、行业集中度、银行业上市情况、盈利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对于商业银行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风险承担与较高的代理成本抑制了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最后,论文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和实证结果,建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营造良性竞争环境、转变功能定位、借助“互联网+”理念开展金融创新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