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催化分解NO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
【6h】

催化分解NO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1.3 N2O处理方法与催化分解的原理

1.2 文献综述

1.2.1N2O直接分解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2.2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1.3 研究工作主要内容

1.3.1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

1.3.2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

1.3.3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1.3.4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原料与试剂

2.2实验仪器与表征设备

2.3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2.3.1共浸渍法CuZn/γ-Al2O3催化剂的合成

2.3.2 MgC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

2.3.3 NiC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装置与方法

2.4.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装置

2.4.2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

2.5催化剂的表征

第三章 CuZn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与活性评价结果

3.1 CuZn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3.1.1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

3.1.2 催化剂的BET表征结果

3.1.3催化剂的H2-FPR表征结果

3.2 CuZn双会属氧化物催化剂的N2O分解活性评价

3.2.1 CuZn-M催化剂的N2O分解活性评价

3.2.2 CuZn-Ni催化剂和F1催化剂的N2O分解活性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MgC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征与活性评价结果

4.1 MgxCo3-x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4.1.1 催化剂的XRD表征

4.1.2催化剂的BET表征

4.1.3催化剂的SEM表征

4.1.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4.1.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4.2不同负载量的Mg0.5Co2.5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4.2.1 催化剂的XRD表征

4.2.2 催化剂的BET表征

4.2.3催化剂的SEM表征

4.2.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4.2.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4.3 Me-Mg0.5Co2.5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4.3.1催化剂的XRD表征

4.3.2催化剂的BET表征

4.3.3催化剂的SEM表征

4.3.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4.3.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4.4不同焙烧温度的Mg0.5Co2.5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4.4.1 催化剂的XRD表征

4.4.2催化剂的BET表征

4.4.3催化剂的SEM表征

4.4.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4.4.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4.5气体组成对催化剂的N2O分解转化率的影响

4.6催化剂前体的空气焙烧过程SDT分析

4.7小结

第五章 NiC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征与活性评价结果

5.1 NixCo3-x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5.1.1 催化剂的XRD表征

5.1.2催化剂的BET表征

5.1.3催化剂的SEM表征

5.1.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5.1.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5.2不同负载量的Ni0.5Co2.5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5.2.1催化剂的XRD表征

5.2.2催化剂的BET表征

5.2.3催化剂的SEM表征

5.2.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5.2.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5.3 Me-Ni0.5Co2.5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5.3.1催化剂的XRD表征

5.3.2催化剂的BET表征

5.3.3催化剂的SEM表征

5.3.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5.3.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5.4不同焙烧温度的Ni0.5Co2.5O4/γ-Al2O3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5.4.1催化剂的XRD表征

5.4.2催化剂的BET表征

5.4.3催化剂的SEM表征

5.4.4催化剂的H2-TPR表征

5.4.5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评价

5.5气体组成对催化剂的N2O分解率的影响

5.6催化剂前体的空气焙烧过程SDT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和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合成了负载量为35%,掺杂金属原子(Co,Ni,Mg,Fe,Mn,Ba和Ce)的CuZn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负载量为30%的MxCo3-xO4(M=Mg或Ni,x分别取0,0.1,0.2,0.3,0.4,0.5,0.6,0.7,0.8,0.9,1.0)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确定了最适宜的x值。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助剂(Ni,Mg,Fe,Mn,La,Ba和Ce)、焙烧温度和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RD、BET、SEM、H2-TPR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反装置上对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进行了评价。得到如下结论: (1)CuZn氧化物催化剂具有CuxZn1-xAl2O4的类Co3O4尖晶石结构;加入金属助剂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程度得到提高。除含金属助剂Ba催化剂以外,加入其它金属助剂不同程度降低了Cu3+还原为Cu2+的温度,从而有利于N2O催化分解反应进行。其中,含金属助剂Ni的催化剂具有相对最高的N2O催化反应活性。 (2)对于MxCo3-xO4/γ-Al2O3(M=Mg或Ni)系列催化剂,适宜的x值为0.5,适宜的负载量均为30%;适宜的焙烧温度均为800℃。 (3)对于M0.5Co2.5O4/γ-Al2O3(M=Mg或Ni)催化剂,掺杂金属原子不利于催化剂N2O催化分解反应。 (4)N2O和O2浓度是影响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N2O催化分解转化率的主要因素,低浓度有利于提高N2O催化分解反应转化率。掺杂还原性气体(如CO,NO)加速了N2O催化分解反应,对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反应有利。 (5)本实验研究表明,对于N2O催化分解反应,适宜的催化剂为Ni-CuZn催化剂。100h活性评价实验表明,CuZn-Ni催化剂具有比较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