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渡金属团簇和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计算
【6h】

过渡金属团簇和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计算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铱团簇和钯钇混合团簇的研究及其进展

1.1.1铱团簇的研究及其进展

1.1.2钯钇混合团簇的研究进展

1.2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理论方法

2.1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2.1.1 Thomas-Fermi模型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2.1.3 Kohn-Sham方程

2.1.4交换关联泛函

2.1.5总能计算

2.1.6基于密度函数理论的软件简介

2.2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理论

2.3陈氏晶格反演定理

第三章Irn(n=2-14)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3.1引言

3.2计算方法

3.3结果和讨论

3.4小结

第四章钯铱掺杂团簇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4.1引言

4.2计算方法

4.3结果和讨论

4.4总结

第五章化合物UCu5TAl6(T=Cr,Mn和Fe)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

5.1引言

5.2计算方法

5.3结果和讨论

5.4小结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考虑到重元素的相对论效应,采用 GGA、Perdew-Burke-Enzerhof(PBE)交换关联函数对两个到十四个原子的铱团簇进行了计算:(1)得到结构增长模式:简立方增长方式;具有整数个立方单元组成的团簇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对应着幻数团簇;平方单元是铱团簇结构增长的的基本单元;(2)对于带帽结构,边缘带帽结构比面心带帽结构更稳定;(3)偶数个原子的团簇比其近邻的奇数个原子的团簇要稳定;(4)s-d杂化应该是产生特殊基态电子结构的原因。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广义梯度近似交换关联函数,研究了掺Y的钯团簇:Pdn-1Y(n=2-9)和Pdn-2Y2(n=3-9)团簇。我们发现:(1)单掺杂和双掺杂团簇的基态结构和纯钯团簇有类似的几何框架;(2)各种计算结构都表明两种掺杂团簇较之源团簇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3)所有的单掺杂团簇具有的1μB总磁矩,对于双掺杂团簇,所有异构体都是没有磁性的;(4)其中Y原子易于占据在具有最大近邻原子数的位置。 利用Chen-Mobius晶格反演作用势对UCu5TAl6(T=Cr,Mn,Fe)化合物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得到了稀土这种永磁材料1:12体系的结构参数,与实验报道符合很好;(2)第四组元择优占据8j晶位;(3)解释了不同原子对振动模式的贡献,其中高频段的振动模式主要由高频局域的Al原子激发,而U和Cu原子主要贡献于较低频率的振动模式,T原子对低频振动模式的贡献较大;(4)研究了这些材料的一些简单的机械性质,结果表明Cr,Mn或Fe原子的加入提高了系统的强度及原子间相互作用力;(5)计算了四元体系的声子态密度,并预测了这些化合物的比热、振动熵和德拜温度等热力学性质,第四组元T对这些材料的低温性质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