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FB协议跨平台网络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6h】

基于RFB协议跨平台网络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目的

1.3研究的意义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难点

1.6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RFB协议及图像编码技术

2.1远程监控的原理

2.2 RFB协议

2.2.1图像显示协议

2.2.2输入协议及编码格式定义

2.2.3 RFB协议的消息机制

2.3图像编码压缩

2.3.1 Raw编码

2.3.2 RRE编码

2.3.3 Hextile编码

2.4 JPEG压缩

2.5总体方案

2.6开发语言与库

2.6.1 ANSI C++

2.6.2 QT

2.6.3 ACE库

2.7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平台解决方案

3.1跨平台的程序库与工具包

3.2 QT的开发环境介绍

3.2.1 Qt的体系结构

3.2.2 Qt开发工具介绍

3.3 QT的编程概述

3.3.1 Qt的QWidget类

3.3.2槽和信号

3.3.3事件和事件过滤器

3.4 HOOPS的体系结构

3.4.1 HOOPS简介

3.4.2 HOOPS函数库对跨平台开发的支持

3.5 ACE库

3.5.1 ACE体系结构

3.5.2 OS适配层

3.5.3 C++包装层

3.5.4 ACE框架组件

3.5.5 ACE在本文中的应用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4.1服务器端设计

4.2服务器工作流程

4.3服务器功能模块设计

4.3.1本地服务器模块

4.3.2网络模块

4.3.3安全模块

4.3.4账号管理模块

4.4.5账号模块

4.3.6远程客户模块

4.4服务器接口定义

4.5客户端设计

4.5.1功能模块的设计

4.5.2接口设计

4.5.3客户端功能模块结构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系统安全设计

5.1传输层通信协议的选取

5.2加密设计

5.2.1 DES算法简介

5.2.2利用DES算法加密实现

5.3服务器安全设计

5.3.1服务器的安全分析与设计

5.3.2服务器安全框架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伴随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讯速度得以大幅度提升,为基于大数据量的桌面图像网络远程控制带来契机。近年来远程控制软件发展迅速,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设计思想上和技术的使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只是在局域网内部运行流畅,由于受网络带宽限制,很难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例如通过ADSL进行进行远程控制时画面显示不连贯;拘泥于固定的系统平台,不能实现跨平台监控。 本文对目前比较常用的远程控制工具-微软的远程桌面、腾讯的远程协助、著名的AT&T实验室开源的VNC等进行了分析,对基于瘦客户端的跨平台控制协议-RFB(Remote Frame Buffer)协议、QT库和ACE库跨平台应用、多种图像编码压缩技术以及远程控制原理进行了研究,并编程实现了跨平台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克服了传统监控软件在平台相关性、广域网普通带宽下画面流畅性、控制实时性不足的缺陷。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对网络远程控制原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引入了基于瘦客户端的远程控制协议-RFB协议,对RFB协议所定义的消息、支持的图像编码技术进行了阐述;(2)给出了跨平台运行的解决方案。(3)针对网络带宽对大数据量图像数据传输的限制,引入Raw编码、RRE编码、Hextile编码以及JPEG压缩技术,对桌面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只传输发生变化的图像块;(4)阐述了软件的总体架构,采用服务器/客户端的C/S结构设计;(6)结合RFB所定义的消息格式,对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从传输方向上分为客户端到服务器消息和服务器到客户端消息,从功能上分为鼠标消息、键盘消息、屏幕更新消息等;(7)在跨平台开发远程监控系统中,采用了QT库和ACE库,在文中对QT库和ACE库的各项特性进行了仔细的分析。(8)详细论述了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各模块所定义的接口函数,以及功能模块之间的组织关系;(9)进行了安全方案的设计,以防止黑客的伪连接从而取得控制权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