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研究
【6h】

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国精神”的文献综述

1.3.2 关于“自媒体”的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难点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自媒体与中国精神的相关概念

2.1 自媒体的相关概念

2.1.1 自媒体的内涵

2.1.2 自媒体的本质

2.1.3 自媒体的主要特点

2.1.4 自媒体的主要功能

2.2 中国精神的相关概念

2.2.1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2.2.2 中国精神的主要特点

2.2.3 中国精神的重要作用

2.2.4 中国精神的形成基础

2.3 运用自媒体弘扬中国精神的理论依据

2.3.1 弘扬中国精神的主体

2.3.2 弘扬中国精神的载体

2.3.3 运用自媒体弘扬中国精神

2.3.4 运用自媒体弘扬中国精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第三章 自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当代现状

3.1 大学生运用自媒体弘扬中国精神

3.1.1 大学生应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3.1.2 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新思路

3.2 大学生运用自媒体弘扬中国精神的现状

3.2.1 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识情况

3.2.2 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使用情况

3.2.3 大学生在自媒体上弘扬中国精神的情况

3.3 自媒体为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带来的机遇

3.3.1 激发了传播的自主性

3.3.2 增强了交流的互动性

3.3.3 强化了传播的针对性

3.4 自媒体给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造成的挑战

3.4.1.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局限

3.4.2 自媒体应用带来的挑战性因素

第四章 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思考和对策

4.1 关于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思考

4.1.1 大学生应积极关注社会正能量价值主流取向

4.1.2 自媒体需与“他媒体”相互促进

4.1.3 理论提升与弘扬实践不可分割

4.2 关于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对策

4.2.1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内在文化底蕴

4.2.2 加强课堂主阵地的价值引领作用

4.2.3 建设“风清能正”的媒体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径。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的当代大学生亟需通过弘扬中国精神,来引领自身的成长成才和凝聚社会力量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正处在信息爆炸、媒体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已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自媒体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独有的互播模式为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另一方面,自媒体与生俱来的后现代性和其尚未完善的监管机制给大学生认知、认同中国精神带来了挑战。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传播学理论,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如何科学地运用自媒体来弘扬中国精神。
  本文一共分四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其中包括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第二章是“自媒体”和“中国精神”的相关概念,以及二者关系的辨析。在第三章,笔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探讨自媒体视阈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知、认同以及践行的现状,并分析自媒体给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是本文的终章,笔者在此章中针对自媒体带来的挑战,试图从大学生群体本身、课堂教育的作用和媒体环境的影响,三个角度给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为适应当代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需要,以大学生身处其中的媒体环境为切入点,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分析自媒体对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并试图对其负面影响提出对策,以期为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