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叶秦艽抗炎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6h】

大叶秦艽抗炎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秦艽本草形态

1.3 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1 环烯醚萜类物质

1.3.2 黄酮类物质

1.3.3 氧杂蒽酮类物质

1.3.4 三萜类化合物

1.3.5 生物碱类物质

1.3.6 酚类物质

1.3.7 其他类型物质

1.4 秦艽的药理活性研究

1.4.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4.2 抗炎作用

1.4.3 镇痛作用

1.4.4 保肝作用

1.4.5 抗氧化作用

1.4.6 神经免疫抑制作用

1.4.7 抗肿瘤作用

1.4.8 其他药理活性

1.5 提取物抗炎活性筛选

1.6 秦艽中环烯醚萜类纯化物消除DPPH自由基活性测定

第二章 大叶秦艽正丁醇层化学成分研究

2.1 研究意义

2.2 化学成分的研究

2.3 大叶秦艽根部化合物的提取纯化过程

2.3.1 秦艽植株

2.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3 大叶秦艽的提取与萃取

2.3.4 大叶秦艽正丁醇提取物抗炎活性筛选

2.3.5 化合物的分离

2.4 结构鉴定

2.5 秦艽纯化物

第三章 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植物抗氧化研究概况

3.2 秦艽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研究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流程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炎、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临床用于保肝、抗风湿。文献报道出秦艽富含黄酮类、木脂素类化合物,近期研究发现秦艽中尚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化合物。
  本课题首先将大叶秦艽提取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生长增殖为模型,提取物对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NO产生抑制作用,筛选出表现出良好NO抑制率的提取物,采用柱色谱分离、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正丁醇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1H-NMR、13C-NMR、DEPT135和HSQC、HMBC、NOE等核磁鉴定方法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Berchemol-4'-O-β-D-glucoside(1),Phenethanol-β-vicianoside(3),6'-O-β-D-葡萄糖龙胆苦苷(6'-O-β-D-glucopyranosylgentiopicroside)(8),Scabrans G3(9),Olivieroside C(7),甲基松柏苷(Methylconiferin)(4),Phenolic glucoside(5),6-(3',4'-dihydroxystyryl)-2-pyrone-4-O-β-D-glucopyrano side(6),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10),獐芽菜苦苷(Swertiamarin)(11),獐芽菜苷(Sweroside)(12),落干酸(Logannic acid)(13),Blumenol C(14),西托糖苷(Daucosterol)(17),(-)-syringaresinol-4,4'-bis-β-O-D-glucopyrannoside(2),Byzantionoside B(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16),古甾醇(β-sitosterol)(18),蔗糖(β-D-fructofuranosyl-α-D-glucopyranoside)(19),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enosine)(20)。其中化合物1,3,4,5,6,7,20是首次从秦艽中获得。
  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胡萝卜苷类化合物均能不同程度清除自由基(DPPH);其中獐芽菜苷清除率高达80.13%,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自由基模型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表明:样品的清除速率由大变小,与DPPH溶液浓度呈正相关。
  本课题为以后对秦艽的抗氧化物质基础和药材分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扩展了秦艽的成分指标研究体系,完善了秦艽分类学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