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于眼部给药的聚合物载药体系的设计与开发
【6h】

用于眼部给药的聚合物载药体系的设计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1 发病机制

1.1.2 传统的治疗方法

1.2 新型治疗方式

1.2.1 植入体

1.2.2 纳米疗法

1.2.3 其他创新型方法

1.3 纳米胶束在眼部的应用

1.3.1 聚离子复合物胶束

1.3.2 表面活性剂胶束

1.3.3 聚合物胶束

1.4 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概述

1.5 聚氨酯(PAE)概述

1.6 透明质酸(HA)概述

1.7 染料木素概述

1.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透明质酸修饰的聚合物载体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2 实验试剂与原料

2.2.3 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丙烯酰化

2.2.4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PEG-b-PAE)的合成

2.2.5 透明质酸修饰后的共聚物(MPEG-b-PAE-g-HA)的合成

2.2.6 分析及表征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2 MPEG-b-PAE的合成与表征

2.3.3 MPEG-b-PAE-g-HA的合成与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染料木素—聚合物载药胶束体系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2 实验试剂与原料

3.2.3 空白胶束的制备

3.2.4 载药胶束的制备

3.2.5 分析及表征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空白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3.3.2 载药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染料木素—聚合物载药胶束体系用于眼部治疗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2 实验试剂与原料

4.2.3 体外药物释放测试

4.2.4 细胞毒性测试

4.2.5 体外角膜渗透测试

4.2.6 载药胶束抑制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体外药物释放

4.3.2 细胞毒性检测

4.3.3 体外角膜渗透率

4.3.4 对HUVEC细胞新生血管的抑制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眼部疾病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然而眼部本身结构较复杂,使得传统的治疗方式不能满足患者要求。例如角膜屏障作用使滴眼液的治疗效率低下,而手术容易引起眼内压升高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随着对眼部结构的深度认知,治疗手段日益更新,特别是纳米胶束,由于其独特性质,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本文设计了一种两亲性聚合物纳米载体,对所制备的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进行表征及性能检测,包括形貌、粒径、电荷、载药量等表征,以及药物释放、角膜渗透、血管抑制等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三步反应得到两亲性聚合物载体。第一步使MPEG末端羟基丙烯酰化,第二步采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PAE,得到中间产物MPEG-b-PAE,第三步利用酯化反应得到终产物MPEG-b-PAE-g-HA。凝胶渗透色谱检测分子量为Mn=11738,多分散性指数是1.6。
  (2)采用透析法制备聚合物胶束,包括载药胶束和空白胶束,载药胶束中的药物是染料木素。动态光散射法检测到载药胶束的水和粒径为84.5nm,带负电荷,电势为-14.9mV。透射电镜显示胶束为球形结构。利用紫外光谱检测载药胶束的载药量为0.56%。
  (3)透析法体外释药结果显示与纯药物溶液相比,载药胶束具有缓释作用;用垂直扩散池进行角膜渗透试验,结果表明载药胶束的累积渗透率是纯药物的1.5倍;使用matrigei基质胶法诱导HUVEC细胞生成管腔结构,并研究载药胶束是否能抑制血管生成,结果显示载药胶束组的管腔数量减少很多。

著录项

  • 作者

    李聪;

  •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新东;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B347;
  • 关键词

    聚合物载药体; 制备工艺; 结构表征; 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