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研究
【6h】

北京市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来源和基本概念

1.2研究意义

1.2.1国务院转变职能

1.2.2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1.2.3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1.2.4电子政务将成为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网络平台和运行平台

1.2.5实施电子政务还能对其他领域产生强有力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1.2.6电子政务能带来良好的效益

1.3国内外动态

1.3.1国外现状及发展

1.3.2国内现状及发展

1.4我国及北京市规划

1.4.1国家规划

1.4.2北京市规划

1.5建设模式

1.5.1北京模式:总体统筹负责制

1.5.2上海特色:公、专网建设

1.5.3天津概念:政府营销

1.6电子政务建设目标

第二章总体框架结构

2.1北京市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结构

2.1.1基础设施

2.1.2信息资源

2.1.3应用服务

2.1.4访问服务

2.1.5安全体系

2.1.6标准和规范

2.2网络体系结构

2.3四大基础数据库

2.4内外网平台

2.5技术体系结构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电子政务关键问题

3.1技术问题

3.2管理体制

3.3实施策略

3.3.1总原则

3.3.2建设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4前期工程(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研究)

3.4.1项目背景

3.4.2存在问题

3.4.3项目必要性

3.4.4可行性分析

3.4.5典型实例

3.4.6预期目标与效益

3.4.7系统建设总体方针

3.4.8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

3.4.9急待建设的主要方面

3.4.10北京市公共危机应急指挥中心

3.4.11数据的生产与报送

3.4.1 2保障措施

3.4.1 3总体技术方案

3.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处理政务,使行政流程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而频繁的日常操作、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推行电子政务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由传统政府的管理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建立廉洁、高效、高水平服务、高水平决策的全新政府.该文分析了国内外电子政备发展动态,论述了北京市电子政务模式,并与上海、天津市的电子政务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和八个统一的电子政备建设策略.在北京市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结构中,该文将系统划分为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服务和访问服务四个层次,每一层次又进行了分类,并以信息安全体系及规范标准做支撑.用这种层次框架结构清晰地描述了电子政务结构并描述了各层和各类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直观形象地表述了电子政务的内含,使非常复杂的问题一目了然.该文的框架结构抓住了电子政务的实质,从不同角度将电子政务框架划分为网络体系、应用体系和技术体系构成的立体结构,更使人能深层次地理解电子政务.论文详细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关键技术,以应急体系工程为实例,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立法、财政、物资、知识、网络等要素以及数据库、平台、指挥系统等主要建设任务.

著录项

  • 作者

    唐玮;

  •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 学科 计算机应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书杰;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671;TP915;
  • 关键词

    北京; 电子政务; 框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