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避震疏散规划方法研究
【6h】

城市避震疏散规划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国内发展现状

1.2.2国外发展现状

1.3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城市避震疏散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2.1城市避震疏散规划方法与空间布局研究

2.1.1避震疏散规划方法

2.1.2避震疏散空间布局研究

2.2避震疏散场所抗震安全评价

2.3避震疏散人数估算

2.3.1人员伤亡及无家可归人员估算

2.3.2对无家可归人员计算公式的修正

2.3.3以城市人口构成进行避震疏散人数估算探讨

2.3.4二级防灾分区中疏散人数估算方法

2.4城市疏散道路

2.4.1疏散道路宽度要求

2.4.2城市出入口要求

2.5避震疏散场所的两种特殊设施

2.5.1防火树林带及树种选择

2.5.2避震疏散标志

2.6本章小结

第3章 防灾公园中疏散用地构成和面积指标研究

3.1几个相关概念

3.2有效避难用地与应急宿区用地计算方法

3.2.1有效避难用地的计算方法

3.2.2应急宿区用地的计算方法

3.3人均有效用地构成和面积指标研究

3.3.1三类避震疏散场所应急设施讨论

3.3.2中心防灾公园应急设施及用地构成和面积指标研究

3.3.3避难场所规模划分

3.4本章小结

第4章避震疏散规划应用研究-以某市为例

4.1某市地震地质环境

4.2某市避震疏散场地现场调查

4.3某市规划区避震疏散规划研究

4.4避震疏散规划对策

4.4.1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建设与改造要求

4.4.2避震疏散场所管理要求

4.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各种建(构)筑物、基础设施大量增加,财富和人口变得更加集中。在面临强烈地震的突然袭击时,将会造成巨大损失。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对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作用,避震疏散规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城市避震疏散规划方法及对策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并以某市为例进行了避震疏散规划应用研究。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 (1)总结以往城市避震疏散规划相关研究方法,梳理了城市避震疏散规划自下而上的技术路线方法。 (2)针对城市遭遇巨震、大震、中震影响下的防御目标,提出“避震疏散空间布局”的规划观点。 (3)提出对婴儿(1岁以下)及老人(60岁以上)弱势群体,需在二级防灾分区内专门加以考虑疏散规划的观点。 (4)提出了避难场所有效率、应急宿区用地与其他用地等概念,从避震疏散场所中避难人员所需的基础设施方面着手,探讨了人均有效面积。 (5)对避震疏散人数估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