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6h】

中国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选题的背景

1.1.2选题的意义

1.2研究文献综述

1.2.1核心思想溯源

1.2.2有关循环经济政策的研究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框架

第2章 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1分析框架

2.1.1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的概念

2.1.2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的理论依据——政策科学

2.1.3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围和范式

2.2理论分析

2.2.1政策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2.2.2政策分析的理论根源

2.2.3政策制定的制度基础

2.2.4政策体系的理论探索

2.3分析方法

2.3.1调查方法

2.3.2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2.3.3预测分析方法

2.3.4系统分析方法

2.4本章小结

第3章循环经济政策的环境分析

3.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

3.1.1法律基础

3.1.2政策构成

3.2西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经验

3.2.1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

3.2.2德国的废弃物回收系统

3.2.3美国的污染减排计划

3.2.4其他政策措施

3.2.5循环经济政策发展的趋势

3.3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需求

3.3.1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3.3.2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需求

3.3.3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需求

3.3.4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需求

3.4本章小结

第4章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的结构功能

4.1基本含义

4.2系统性特征

4.2.1整体性

4.2.2动态性

4.2.3目的性

4.3主体与客体

4.4主要功能

4.5层次结构

4.5.1纵向结构

4.5.2横向结构

4.6运行调控

4.6.1激励约束机制

4.6.2传导反馈机制

4.7本章小结

第5章 循环经济政策相关利益者的参与机制

5.1相关要素

5.1.1政府组织的职能

5.1.2企业的偏好与需求

5.1.3公众组织的作用

5.2相关利益者的激励分析

5.2.1基本分析框架

5.2.2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

5.2.3企业的利益驱动

5.3相关利益者的博弈分析

5.3.1政府监管企业的博弈过程

5.3.2公众参与监管的博弈过程

5.3.3政策建议

5.4本章小结

第6章 循环经济政策过程模拟——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为例

6.1基本步骤

6.2政策制定

6.2.1问题界定

6.2.2目标分解

6.2.3影响因素

6.2.4备选方案

6.2.5政策结果预测与选择

6.2.6政策方案的细节设计

6.3政策执行

6.3.1政策实施

6.3.2配套措施

6.4监控评估

6.4.1政策监控

6.4.2综合评估

6.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循环经济”已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理解、关注和倡导,逐渐形成了具有理论支撑和实践验证的科学论断,相关的循环经济政策研究也随之与日俱增。但目前还未出现对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的系统论证,这源于对主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吸收不充分,对传统范式的突破、延伸与拓展不够。本文正是从弥补这一缺憾的角度出发,探索适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的科学政策支持体系,这对于仍处在循环经济发展初期、许多本质问题和深层矛盾有待挖掘、配套政策还有待细化和深化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可以定义为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使用为前提、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必要条件,受时间、空间双重因素制约的结构功能的动态演化系统,并通过政策环境和系统目标的梯度升级来调控政策导向,通过激励创新和监控反馈机制来提高循环经济的综合水平,调整系统目标的结构优化,从而形成双向控制的社会行为规范系统。政策支持体系是循环经济政策运行的载体,是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宗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科学体系。通过各种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功能的发挥,政策过程的优化演进,来控制系统运行,保持公平稳定、和谐发展的制度环境,满足资源、环境约束,引导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通过自我调节不断适应系统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政策科学作为一个探求政策实质、原因和结果的新学科领域,以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政策决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与执行效率,为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科学的分析研究框架。 由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仍多限于借鉴和移植国外的经验,缺少实证性评估。所以本文采用物质流指标和投影寻踪法对10个省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证明了目前各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愿和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各类支持或监管政策也应因地制宜,切实考虑地方的需求。论文在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理论分析与环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的战略构想,就政策体系的系统特征、主体客体、结构功能、运行调控等内容进行了结构分析,即将政策体系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层次,重点讨论了中间层次的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诱导性政策的基本特征、作用范围、应用领域及可能需要规避的问题。此外,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也是一个不断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还需要借助激励约束机制和反馈考评机制的双向传导与调控作用促进结构的完善、目标的改进和体制的创新。 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了政策体系相关利益者的机制设计问题,针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激励分析说明应重视对地方政府精神激励的作用,同时依靠利益驱动和法制约束来推动其自愿履行循环经济政策所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则应建立在必要的监督和披露制度下,将经济激励与实际产出挂钩,兼顾自然状态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多目标任务条件下,应特别注意外界因素变化引起的连动效应,及各个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同时考虑企业所属产业类型的特点与需求,采取固定补贴、激励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激励额度。针对公众参与监管的博弈分析显示出监管成本、监测概率与惩罚力度的联系与影响,证明了公众参与监管的作用与效果,尽快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和适宜的公众参与机制,创造多次重复博弈的制衡环境,使各方利益倾向趋同。 最后,论文选择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来模拟分析政策全过程,包括政策的设计、选择、制定、执行、监控和评估(终结)一系列流程。分别从经验分析和模型预测得出了财政补贴政策辅以诱导性政策的作用效果较优的结论,并针对不同合作态度企业的补贴率问题进行计算和分析。中国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