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新闻学会学术贡献研究
【6h】

中国新闻学会学术贡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七七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中华民族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新闻界走在了抗战前列,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艰苦作业,宣传抗日主张,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新闻学者们也将学术探索与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将研究视角投射到新闻救国的实践中去。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新闻学会,推动了这一时期新闻学术研究的发展。中国新闻学会由报界精英发起,于1941年3月16日在重庆成立,是以学术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新闻团体,也是战时报人砥砺共进与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学会以重庆为中心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包括举办学术讲座,出版学术刊物、组织年会探讨学术问题、对外开展学术交流等。这些学术活动为团结培养优秀新闻人才,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学会注重对新闻学理的探讨与总结,在战时新闻学、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术史、新闻法、重建战后新闻事业等方面提出了新见解,推动了新闻学理的发展。中国新闻学会的理论贡献包括:对战时新闻学进行基本界定,归纳战时宣传的任务与原则,总结中国对外宣传的阶段特征,论证战时新闻检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完善和发展战时新闻学理论,全方位拓展新闻事业的战斗性;加强对新闻业务理论的研讨,深入指导新闻实践,提升报人职业素养;转变报刊经营理念,力图改善战时报社经营;对中国新闻学历史进行分期并对建设中国本位新闻学进行有益尝试;指出《新闻记者法》的不合理之处,并从保障报人合法权利角度提出修改意见;探讨言论自由的范围、功能与保障形式;提出言论与资本分立的制度构想,尝试建构中国本位的新闻制度;提出改良新闻教育的主张,注重加强新闻系学生的精神建设,重视学校与报社的合作;考察地方报业发展现状,分析地方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报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  纵观中国新闻学会的学术贡献,可以看出其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契合。中国新闻学会自战火中成立,其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抗战。国难背景下,新闻事业该何去何从,新闻学又该如何引导新闻事业前进是学会探讨的理论重点。随着抗战形势的日渐明朗,学会的研究重心也由对战时新闻理论的研讨转向对战后新闻事业重建的理论探索。中国新闻学会的学术贡献凝结了20世纪40年代战时大后方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新闻学理论发展的变迁。探索中国新闻学会的学术贡献,对于丰富与完善大后方新闻史与中国新闻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