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宋史·方技传》的史源与书写研究
【6h】

《宋史·方技传》的史源与书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方技”意蕴随时空和语境变换不定,其外延在实用技术、巫法秘术和科技前身三者间游离,以奇绝进入史传。“方技类传”内容庞杂,因袭传承间形成了自己的撰述传统,以“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为入传标准,“大抵所收多医、卜、阴阳、术数之流,间及工巧”,经过书写“神异化”为王朝合法性服务,被史官赋予了“神道设教”的意图。在此背景下,《宋史·方技传》的形成跨越宋元两朝,经历了从时政记载、人物碑状、笔记小说到宋朝官修《国史》,再到元朝官修《宋史》的三个生命历程。  《宋史·方技传》的书写与政治环境紧密相关。首先,《宋史·方技传》因革宋朝《国史》取决于元朝合法性需要与宋朝正统地位是否一致,因为二者基本一致,所以总体上大同小异。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序言之“焄蒿妖诞”、省“《老释》《符瑞》二志”和孙守荣、王克明等人的书写上。其次,宋朝方技人物的书写多因袭宋朝《国史》。宋初尤为普遍,如王熙元、马韶、柴通玄等。而且,王处讷、楚芝兰、赵自化、丁少微等人取自宋朝《实录》,也有可能经由《国史》转录。其中突出人物为论证宋朝天命所归、诸帝正统做出贡献,颇合“神道设教”之意,增强了统治合法性。此外,北宋中后期的楚衍和智缘也源于《国史》。再次,北宋中期僧人志言从张方平所作碑铭中的“圣人”变为史传中的“异人”,是宋朝合法性和儒家门徒的一致需要。最后,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的方技人物在南宋的历史背景下书写而成,庞安时、钱乙、王老志、王仔昔、林灵素、魏汉津、皇甫坦、莎衣道人(何蓑衣)等人被“神异化”,突出体现南宋天命中兴的合法性建构需要。  总之,《宋史·方技传》以宋朝《国史·方技传》为主要史源,辅以元人搜集的笔记小说敷衍成文。其书写是由史官群体的自主性、“方技类传”的撰述传统和朝廷“神道设教”的合法性建构需要三者协同促成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