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效果的随访研究
【6h】

超声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效果的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超声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EE)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寻找最佳的诊断策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临床疑诊为PFO的147例患者,依次接受了cTCD、cTTE、cTEE检查,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不明原因脑卒中(CS)、头晕、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疾病史。以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或造影剂微泡通过卵圆孔作为诊断PFO的参考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PFO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PFO右向左分流(PFO-RLS)半定量分级结果的差异;观察PFO-RLS分流程度与PFO内径及隧道长度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147例临床疑似PFO患者中,PFO阳性患者有123例,其中,CS56例,偏头痛48例,头晕13例,TIA4例、冠心病1例、心律失常1例。cTCD、cTTE、cTEE分别检出PFO120例(97.56%,120/123)、110例(89.43%,110/123)、121例(98.37%,121/123)。cTCD存在3例(2.44%,3/123)假阴性,6例(4.88%,6/123)假阳性;cTTE存在13例(10.57%,13/123)假阴性,6例(4.88%,6/123)假阳性;cTEE存在2例(1.63%,2/123)假阴性,无假阳性病例。cTCD、cTEE诊断PFO的敏感性(97.56%、9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高于cTTE(89.43%;P均0.05);cTEE诊断PFO的特异性为100%,高于cTCD、cTTE(75.00%、75.00%;P均0.05)。  2、cTCD对PFO-RLS的半定量分级高于cTTE、cTEE(P均0.05),cTTE对PFO-RLS的半定量分级高于cTEE(P0.05)。  3、PFO-RLS分流程度与PFO内径存在正相关性(r=0.674,P0.05),与PFO隧道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0.170,P0.05)。  结论:  1、cTCD的敏感性及半定量分级均高于cTTE,且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可重复性强,可以更好的作为筛查PFO的首选方法。  2、cTEE特异性高,能判断RLS的来源,且能准确评估PFO的解剖结构,对进一步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3、cTCD结合cTEE是PFO最佳的诊断策略,对患者得到更合理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效果的随访研究  目的:  对行卵圆孔未闭(PFO)介入封堵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评估其治疗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心脏外科行PFO介入封堵术的60例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不明原因脑卒中(CS)、头晕、偏头痛、冠心病等疾病史。术后1、3、6个月通过电话、门诊及微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各症状有无缓解、再发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头痛影响因子评分(HIT-6评分),比较不同随访时间偏头痛症状的缓解情况。  结果:  1、本研究纳入60例患者,32例(53.33%)为CS,22例(36.66%)为偏头痛,5例(8.33%)为头晕,1例(1.67%)为冠心病。  2、58例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均成功,有2例CS患者由于导管导丝不能通过卵圆孔而失败,成功率为96.66%。术后1天复查胸部X线、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封堵器移位或脱落等并发症。  3、30例CS患者术后行头颅CT检查均未出现新发梗死灶;5例头晕患者随访期内症状均未复发;1例冠心病患者随访期间再未发生胸闷、胸痛等症状;22例偏头痛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前HIT-6评分为(70.40±5.29)分,与术前相比,术后1、3、6个月HIT-6评分均明显减低(P均0.05);术后3个月HIT-6评分比术后1个月减低(P=0.000);术后6个月HIT-6评分比术后3个月减低(P=0.044)。  结论:  PFO介入封堵术安全性高、相关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有明确手术适应症者,应早期积极行介入封堵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