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alo-vest架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II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Halo-vest架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II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Halo-vest架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II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新鲜II型齿状突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2020年6月因发生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在我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个月。按治疗方式分为A、B两组,即A组(Halo-vest架组11例)、B组(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组38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围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或者融合情况、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评分、颈椎旋转度、颈部疼痛(VisualAnalogueScores,VAS)评分。分析初始的骨折移位距离、初始的骨折成角度数。  结果1).骨折愈合率:A组11例患者于术后3-6个月随诊复查时骨折全部愈合。B组38例患者术后全部融合,未发生螺钉松动、断钉等,愈合率率100%。2).围手术并发症:A组11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钉孔感染,1例发生了皮下血肿。B组38例患者中,3例出现了切口感染,1例椎动脉损伤,2例吞咽困难,1例皮下血肿,无脊髓损伤。3).手术时间:A组手术时间35.2±5.4分钟,B组手术时间135.8±26.2分钟,A组手术所用时间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中出血量:A组术中出血5±2.1毫升,B组术中出血量50.4±16.3毫升,A组术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手术治疗费用5120±848.38元,B组手术治疗费用37150±2235.26元,A组费用要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A组术后1个月32.46±2.36,术后3个月27.92±1.82,术后6个月5.45±0.86,末次2.77±0.12,B组术后1个月13.46±2.36,术后3个月9.87±1.72,术后6个月8.35±1.34,末次6.12±1.08。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NDI评分,B组优于A组(P0.05),而术后6个月、末次的NDI评分,A组优于B组(P0.05)。7).术后颈部疼痛VAS评分:A组术后1个月5.18±0.37,术后3个月4.36±0.52,术后6个月1.02±0.21,末次0.56±0.38,B组术后1个月2.97±0.31,术后3个月1.88±0.27,术后6个月1.63±0.21,末次1.02±0.23。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B组好于A组(P0.05),而术后6个月、末次的VAS评分,A组好于B组(P0.05)。8).颈椎旋转度:A组术后1个月左右旋转1.28±0.59度,术后3个月左右旋转1.35±0.83度,术后6个月左右旋转62.18±5.72度,末次左右旋转67.14±4.87度,B组术后1个月左右旋转31.82±5.25度,术后3个月左右旋转32.19±3.67度,术后6个月左右旋转33.49±6.53度,末次左右旋转37.47±3.36度。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颈椎活动功能,B组好于A组(P0.05),而术后6个月、末次的颈椎活动功能,A组好于B组(P0.05)。9).骨折移位距离:A组的初始骨折移位距离为1.66±1.05mm,B组的初始骨折移位距离为2.74±1.80mm,A组初始骨折移位距离小于B组(P0.05)。10).骨折成角:A组的初始骨折成角为7.43±2.80度,B组的初始骨折成角为10.41±2.35度,A组初始骨折成角小于B组(P0.05)。  结论Halo-vest架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均可以有效治疗新鲜II型齿状突骨折,治疗效果满意。若无禁忌症,精心挑选病例,Halo-vest架在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中,具有创伤小、经济、在远期的颈椎活动功能恢复上效果更好的优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