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ESOLVE-DWI定量评估Graves眼病活动性的研究
【6h】

RESOLVE-DWI定量评估Graves眼病活动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RESOVLE-DWI客观准确的评估Graves眼病患者的活动性,找到切点值,争取发现早期、隐匿的活动期患者,减小评估者的主观性影响,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证据。  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就诊的47例Graves眼病患者(94只眼)和31例健康对照者(62只眼)的一般资料和生化资料,按照CAS评分将Graves眼病患者分为活动组(37只眼)和非活动组(57只眼),所有人进行眼眶磁共振RESOLVE-DWI扫描,在冠状位上勾画ROI测量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在眼球后五个层面的ADC值及5个层面ADC的平均值(ADC-mean)和最大值(ADC-max),比较ADC值在活动组、非活动组、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活动性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其判断活动性的切点值和诊断价值,应用另外15例同期收集的患者(30只眼)进行切点值的检验和诊断效果评价,观察比较四块肌肉、五个层面、单一层面及综合5个层面的诊断效能,得出最优诊断指标以鉴别活动性。  结果1.活动组的上直肌及下直肌在眼球后第二、三、四层面的ADC值及ADC-mean、ADC-max、内直肌及外直肌的ADC-max明显低于非活动组及NC组(P0.01)。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指标与活动性有很强的相关性,ADC值越低,处于活动期的可能性越大(P0.01,OR0.1)。3.ROC曲线比较分析发现上述指标的诊断效能无差异,AUC值在0.65-0.75之间。将同一条肌肉的不同层面的ADC的ROC曲线进行比较,发现上直肌及下直肌在眼球后第二/三/四层面及ADC-mean、ADC-max的诊断效能无差异;将上直肌及下直肌在同一层面的ADC的ROC曲线进行比较,发现其诊断效能无差异;将四块肌肉的ADC-max的ROC曲线进行比较,发现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的诊断效能无差异,但经过外部验证后发现下直肌与CAS的一致性较其他三块肌肉好,提示选择下直肌能更好的区分患者的活动性。其中,用上直肌ADC-mean进行诊断,切点值为1.557×10-3mm2/s,其特异度可高达89.8%,此时灵敏度为47.2%;用第四层面下直肌ADC进行诊断,切点值为1.718×10-3mm2/s,此时灵敏度可高达84.6%,特异度为59.3%。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初次诊断的GO患者,可采用RESOVLE-DWI序列进行眼眶扫描,采用沿眼外肌外缘勾画ROI区域,通过测量ADC值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活动期。其中,当上直肌在眼球后五个层面的ADC的平均值低于1.557×10-3mm2/s时,可判断GO患者处于活动期,此时特异度可高达89.8%,当下直肌第四层面的ADC值低于1.718×10-3mm2/s时可判定为活动期,其灵敏度可达84.6%;进一步验证后发现,在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四块直肌中,下直肌对区分活动性具有更好的分辨力,且测量眼球后单个层面所得的ADC值与测量眼球后五个层面所得平均ADC值或者最大ADC值的诊断效能并无区别,为了方便实际操作,选择下直肌在眼球后第二/三/四层面的ADC进行测量即可。

著录项

  • 作者

    樊瑶;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纯;
  • 年度 202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Graves眼病,活动性,RESOLVE-DWI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