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税制结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6h】

税制结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而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需要以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为支撑,并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关键。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愈发缓慢的态势令人担忧。因此,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政府各界关注的焦点。税收政策作为政府管理者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事实证明,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依赖合理的税制结构和完善的征管体制,税制设计的科学性与应用性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平性,不同侧重的税制结构还会影响税收政策的经济调节功能的实现。因此,制定符合国情的税制结构对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推进经济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了考察税制结构中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关系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税制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然后利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4-2018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从静态和动态的多种视角实证检验税制结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角度,采用中介效应检验逐步回归方法和Sobel检验进一步剖析税制结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提高直接税在总税收中的占比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间接税在总税收中的占比过高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第二,本区域的税制结构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了其他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第三,从影响渠道上看,税制结构主要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缓PPI的波动幅度以及提高科技财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作用于了社会生产的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本文最终从促进税制公平、完善税收体系等多个方面为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