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庄亲族网络中的政治运动--基于广东省陆丰市甲镇1965--1966年“四清运动”的研究
【6h】

村庄亲族网络中的政治运动--基于广东省陆丰市甲镇1965--1966年“四清运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二、文献综述与评述

(一)国家与(乡村)社会研究现状的文献梳理

(二)对四清运动研究现状的文献梳理

(三)现有研究成果评价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写作框架

(一)村庄亲族网络

六、个案介绍

第二章从“地缘”到“血缘: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困境

一、自然环境与乡村政权

(二)“爹不亲、娘不爱,我们是放养来的”

二、房界信仰与政治观念

(一)“同房人坏坏还是亲人”

(三)“上天的旨意不能违背”

三、礼俗文化与基层干部的赢利性行为

(一)吃喝成风,贪污严重

(二)庇护—依赖:地方利益与基层干部谋利行为

四、“二次运动”与“五怕”思想

第三章从“解构”到“建构’’: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实践探索

一、整合:对村庄亲族网络的解构

(一)“忆、查、揭、引、挖”:打破房界姓氏

(二)清理经济:改造基层干部赢利行为

(三)工作队说到做到:打消“五怕”思想

二、形塑:对村庄亲族网络的建构

(一)大搞水土保持:改造自然条件

(二)组织积肥与技术改革:紧抓生产建设

(三)制定干部标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四)树立革命价值观:建构意识形态

三、小结

第四章教训与经验: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实践结果

一、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教训

(一)出现急躁情绪:工作队赶时间赶任务

(二)“切断指头不当干部”:对干部打击过重

(三)“将来肉一块块慢慢地割”:基层社会秩序受冲击

二、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经验

(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广大群众

(二)利用亲族网络,适当依靠干部家属

(三)高频率政治学习,强化对中央政权的认同感

三、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思考

一、改造村庄亲族网络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内在逻辑

(一)提供有效服务: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逻辑起点

(二)重构网络: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主要目标

二、国家与村庄亲族网络的互动逻辑

(一)张力与博弈:村庄亲族网络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双重性

(二)演进均衡:国家改造村庄亲族网络的关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田梦婷;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政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义强;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