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光-光纤耦合自动对准及控制算法实验研究
【6h】

空间光-光纤耦合自动对准及控制算法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进展

1.2.2 国内进展

1.3 空间光耦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空间光耦合自动对准技术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2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理论

2.1 平面波耦合效率的模场分析

2.2 不同对准误差对空间光耦合效率的影响

2.2.1 轴向误差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2.2.2 径向误差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2.2.3 偏转误差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2.3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其他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空间光-光纤耦合自动对准系统设计

3.1 空间光耦合自动对准系统

3.2 系统硬件组成结构

3.2.1 压电陶瓷恒压供电模块设计

3.2.2 基于OPA445的双极性直流放大电路设计

3.2.3 基于PA85A的高压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3.3压电陶瓷连接及与光纤固定方式设计

3.3.1 三种压电陶瓷介绍

3.3.2 压电陶瓷组合及与光纤固定方式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自动对准算法及控制系统设计

4.1 空间光耦合自动对准算法

4.2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4.2.1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介绍

4.2.2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流程图

4.3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不同参数仿真

4.3.1 固定增益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4.3.2 变增益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4.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4.1 FPGA开发平台介绍

4.4.2 基于AN9767的14 位DA模块驱动设计

4.4.3 上位机及控制指令接收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空间光耦合自动对准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介绍

5.2 单模光纤耦合自动对准实验研究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尹奔康;

  •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柯熙政;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O43TN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