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像“深描”:山区教育事象在纪录片中的再阐释——以毕业作品《在南美乡》为例
【6h】

影像“深描”:山区教育事象在纪录片中的再阐释——以毕业作品《在南美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文献综述

1.3.2 影像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观察法

1.4.2 深度访谈

1.4.3 文本分析法

2 “深描”准备:山区教育事象在纪录片中的符号信息呈现

2.1 物质符号:触发主题探讨

2.1.1 自然环境

2.1.2 硬件设施

2.2 制度符号:呈现体系表征

2.2.1 生计文化

2.2.2 人物关系

2.3 精神符号:获取文化表达

2.3.1 图腾表征

2.3.2 仪式表征

3 “深描”实践:山区教育事象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建构技法

3.1 “参与观察”:客观纪实的获取

3.1.1 “直接电影式”观察

3.1.2长期跟踪拍摄的观察

3.2 “他者”引导:主观建构的推动

3.2.1 “真实电影式”建构

3.2.2 深度访谈对影像信息的建构

3.3 “语境强化”:细致阐释的实现

3.3.1 叙事结构的强化

3.3.2 镜头语言与声画关系的强化

4 “深描”解答:山区教育事象在纪录片中的再阐释实现

4.1 家庭层面:真实局限化的教育认知

4.2 学校层面:丰富素质化的教育形象

4.3 社会层面:立体个性化的教育解读

5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是社会永恒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一直被广为关注的偏远山区教育也丰富了许多新的内涵。纪录片是以表达真实为基础的影像形式,表现对象来源于现实生活,经纪录片的呈现从而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和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  教育本就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与所处的社会文化脉络和结构形式息息相关,一定的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的过程,用“深描”理论为指导,通过山区教育影像文本的构建,以纪录片的形式对山区教育事象进行再阐释,则显得尤为深刻。  毕业作品《在南美乡》是以直过民族所在的山区教育为主要文本表现对象,通过构成山区教育事象的内部持有者,包含老师、学生、家长的叙述,通过支教老师为主线的引入,与作品从设置悬念到解答悬念的叙述过程相结合,去建构一个直过民族山区教育影像文本,再阐释一个直过民族山区教育的视觉场,突破对山区教育的固有认知。  本文将主要在理论梳理与分析基础上展开,分析“深描”指导下的纪录片创作,主要围绕前期符号表征的呈现、中期影像的拍摄过程、后期创作的语境强化去探索山区教育事象通过影像“深描”实现再阐释的过程,以引发思考。

著录项

  • 作者

    袁芳;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艺术(广播电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邱一江;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纪录片,山区教育事象,深描理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