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金融化与创新产出——基于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研究
【6h】

企业金融化与创新产出——基于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目的

1.2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方法

1.2.3研究思路

1.3创新与不足

1.3.1创新之处

1.3.2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

2.1关于企业金融化的成因

2.2关于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2.3关于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

2.4关于政府补助影响的传导路径

2.5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及假设

3.1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创新产出和政府补助的影响机制

3.2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创新产出:抑制作用

3.3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增强了金融化的负面影响

3.4传统企业、高新技术类企业的异质性

4基于固定个体效应模型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

4.1研究设计

4.1.1变量选取

4.1.2数据来源

4.1.3描述性统计及缩尾处理

4.1.4变量相关性分析

4.1.5模型构建

4.2回归结果

4.3回归结果分析

4.3.1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入转化率的影响

4.3.2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入转化效率的调节效应

4.3.3政府补助对金融化企业研发产出的调节效应

4.4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类企业金融化的异质性分析

4.4.1传统企业分样本回归分析

4.4.2高新技术类企业分样本回归分析

5稳健性检验

5.1剔除房地产企业样本的回归结果对比

5.2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对比

5.3内生性检验

6结论与建议

6.1企业金融化与其研发投入转化率和转化效率负相关

6.2政府补助对金融化的负面影响具有促进的调节效应

6.3金融化的负面影响更多体现在传统企业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8年次贷危机后,我国宏观调控使经济复苏并迈入过热阶段,经济增速随之放缓。届时,经济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过剩的流动性便涌入金融市场。这在微观上表现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此环境下,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旨在为中国经济寻找新增长点。在目前企业金融化背景下,政府补助能否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及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补助对金融化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投入的增加会强化金融化对企业研发产出的负面效应,这种负向的调节效应在传统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在高新技术类企业中,这种负面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在企业金融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应重点对高新技术类企业进行政府补助,而对传统企业的补助应更加慎重,并加强补助资金的跟踪管理。这对我国的经济财政政策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