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以中信建投花呗为例
【6h】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以中信建投花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

1.4 本文写作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互联网消费金融相关研究

2.1.2 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

2.1.3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资产重组原理

2.2.2 风险隔离原理

2.2.3 信用增级原理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互联网消费金融及其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3.1 消费金融

3.1.1 消费金融简介

3.1.2 消费金融兴起背景

3.1.3 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3.1.4 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3.2 互联网消费金融

3.2.1 互联网消费金融简介

3.2.2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3.2.3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3.2.4 传统消费金融和互联网消费金融间比较

3.3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资产证券化

3.3.1 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原因

3.3.2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4 中信建投花呗第3期案例概况

4.1 企业背景概况

4.2 专项计划概况

4.2.1 专项计划发行情况

4.2.2 专项计划主要参与方

4.2.3 交易结构设计

4.3 专项计划核心要素

4.3.1 信用增级处理

4.3.2 信用触发机制

4.3.3 仓储型交易模式

5 中信建投花呗第3期案例分析

5.1 发行动因分析

5.1.1 内部动因

5.1.2 外部动因

5.2 基础资产构建与管理分析

5.2.1 基础资产入池标准

5.2.2 基础资产特征

5.2.3 基础资产的循环购买

5.2.4 基础资产池压力测试

5.3 基础资产定价分析

5.3.1 从行业发行情况看

5.3.2 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看

5.3.3 从Shibor利率看

5.4 专项计划相关风险分析

5.4.1 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

5.4.2 与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风险

5.4.3 其他风险

5.5 经验与不足

5.5.1 专项计划可借鉴之处

5.5.2 专项计划不足之处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的建议

6.2.1 综合利用内外增信措施

6.2.2 加强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

6.3 对政府监管层的建议

6.3.1 增强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6.3.2 完善与风险隔离相关的法律

6.4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晴;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门瑢;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