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城市触媒语境下艺术家聚落对城市更新的影响研究——以北京草场地艺术区为例
【6h】

基于城市触媒语境下艺术家聚落对城市更新的影响研究——以北京草场地艺术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2问题挖掘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相关概念定义

1.5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

1.5.2城市触媒

1.5.3艺术干预

1.5.4艺术家聚落

1.6研究框架

2艺术文化语境下的城市触媒因子研究

2.1.2城市触媒理论的主要特点

2.2城市触媒的类型

2.2.2按外在表现形式分类

2.3城市触媒理论的作用原理和运用机制

2.3.2触媒理论的运作机制

2.4艺术文化导向型更新语境下城市触媒点的因子探究

2.4.1 艺术文化导向型引导城市更新的背景起源

2.5本章小结

3艺术家作为非物质触媒点的合理性论述

3.1艺术家迁移城市灰空间的非偶发性论述

3.1.1 1日工业遗址等灰色空间地必将成为艺术家们的首选

3.1.2个性使然的艺术血缘促使其自发性抱团聚集

3.2.1 自身需求先行,开创LOFT新时代

3.2.2艺术家作为使用者的使命必达

3.2.3艺术家于建筑空间生产的理论依据

3.3艺术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革新

3.3.2 自由艺术家参与的艺术事件与公共空间更新

3.4艺术家对城市所贡献的经济与文化收益

3.4.2文化效益

3.5艺术家“无家可归”的社会负面影响

3.5.2违建拆除与土地使用权问题

3.6艺术家作为非物质触媒因子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3.6.2艺术家是不可放弃的点触媒因子

4 自发式艺术家聚落驱动城市更新的案例研究

4.1.1 NDSM艺术区的历史背景

4.1.2艺术家聚落引起城市空间转型

4.1.3艺术家的安置与政府管理

4.2成都蓝顶艺术区

4.2.2蓝顶艺术区空间的转型

4.2.3蓝顶艺术区空间更新引发的思考

4.3北京798艺术区

4.3.2 798发展历程与空间转型

4.3.3 “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区”之思

4.4三个案例触发城市更新的经验总结

4.4.1触发城市更新的过程

4.4.2触发可持续更新的核心要点

5草场地艺术区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研究

5.2草场地的空间更新历程

5.2.2辐射影响期(2002年-2005年)

5.3草场地艺术区内的非物质触媒点因子与其空间影响力

5.3.1草场地艺术家所创立的建筑空间

5.3.2艺术区的街区公共空间风貌

5.3.3艺术家从事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

5.4草场地艺术区的现状空间分析

5.4.3原生态的艺术区社区模式

5.6草场地艺术区现状问题总结

5.6.2非物质空间上的问题分析

5.7本章小结

6草场地艺术区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实验策略

6.1.1 艺术性实验社区的可能

6.1.2关注于艺术家的空间需求

6.2政府的宏观策略规划管控

6.2.2完善土地制度

6.3艺术家及企业的自我约束

6.4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1 艺术家聚落的生成与发展带动了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

7.2不足与展望

7.2.2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黄姝颖;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建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韩林飞;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