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研究
【6h】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相关概念及时代背景

2.1 乡村振兴的相关概念

2.1.1 乡村

2.1.2 乡村振兴

2.1.3 乡村振兴战略

2.2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2.2.1 “三农”发展呈现新情况

2.2.2 顺应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要求

2.2.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2.2.4 践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

3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思想

3.1.1 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3.1.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

3.1.3 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解

3.2 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

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农”思想

3.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三农”思想

3.2.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三农”思想

3.3 中国古代传统重农思想

3.3.1 对传统重农思想的继承

3.3.2 对传统重农思想的发展

4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1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4.1.1 稳固农业基础地位

4.1.2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4.1.3 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4.2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4.2.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4.2.2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4.2.3 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4.3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4.3.1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4.3.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3.3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4.4 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4.4.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4.4.2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4.4.3 夯实基层政权

4.5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4.5.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5.2 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

4.5.3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5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5.1 理论意义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思想

5.1.2 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1.3 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5.2 现实意义

5.2.1 有利于指导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开展

5.2.2 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2.3 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2.4 有利于为世界贡献解决乡村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周红阳;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宽红;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