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子核多极距哈密顿量的量子化
【6h】

原子核多极距哈密顿量的量子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第一章核形变研究概述

§1核结构研究概况

§2 Bohr四极形变理论的成就

§3八极形变研究进展

第二章核形变的经典理论

§1变形的表述

§2经典动能

§3形变势能

第三章形变能量的体坐标表述

§1体坐标

§2角动量

§3对角化——惯量主轴

§4 Ki的显式——振转耦合

§5 Sii的显式——转动

第四章八极形变内禀系

§1八极矩(l=3)动能

§2(β0,a1,a2,a3)和(β0,a3,b1,b3)类内禀系

§3(β0,a1,a2,b1)和(β0,a1,b1,b2)类内禀系

§4(β0,a1,a2,b2)和(β0,a2,b1,b2)类内禀系

§5(β0,a2,a3,b3)和(β0,a3,b2,b3)类内禀系

§6(β0,a2,a3,b2)和(β0,a2,b2,b3)类内禀系

§7(β0,a1,a3,b3)和(β0,a3,b1,b3)类内禀系

§8(β0,a1,a3,b1)和(β0,a1,b1,b3)类内禀系

§9(β0,a3,b1,b2)和(β0,a1,b2,b3)类内禀系

§10(β0,a1,a3,b2)和(β0,b1,b2,b3)类内禀系

§11(β0,a2,a3,b1)和(β0,a1,a2,b3)类内禀系

第五章八极矩动能的量子化

§1偶极矩(l=1)动能的量子化

§2四极矩(l=2)动能的量子化

§3八极矩(l=3)动能的量子化

§4转动主轴

§5冻结近似

§6 b2振动转动谱

第六章多极矩动能的量子化与超形变带的能谱分析

§1多极矩动能的量子化

§2超形变转动带的能谱分析

第七章结论

附录A球谐函数

附录B SU(1,1)谱生成代数

附录C度规矩阵的行列式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展开▼

摘要

该文在Bohr四极形变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原子核的多极形变集体运动,着重探讨了八极形变集体运动问题.原子核八极形变是区别于常见四极形变的一种重要的集本运动表现形式,其空间反演是不对称的.由于八极形变的特殊的对称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基于Bohr的四极形变理论在正常形变及超形变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将Bohr四极形变理论推论到八极及八极以上形变,研究原子核多极形变集体运动的规律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的重点工作是研究八极形变内禀系的定义和导出量子化的八极矩动能表式.在Bohr模型的基础上推导量子化的八极矩动能是一全新的工作.作者从多极形变系统小形变下的集体运动经典动能表达式出发,引入转动算符,把多极形变集体运动动能从实验室系转到体坐标框架,从而将集本运动动能分解成体坐标框架下的形变振动、体坐标系围绕实验系的转动及振动与转动的耦合.作者给出的公式是普遍适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