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野生大豆抗草甘膦种质评价及基因克隆
【6h】

河北省野生大豆抗草甘膦种质评价及基因克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野生大豆研究概述

1.2 大豆杂草防治

1.2.1 大豆杂草的种类

1.2.2 施用农药的优点

1.3 草甘膦概述

1.3.1 草甘膦的作用机理

1.3.2 作物对草甘膦的抗性

1.4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野生大豆抗草甘膦种质筛选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供试除草剂及设备

2.1.3 试验地点

2.2 试验方法

2.2.1 野生大豆的抗草甘膦筛选

2.3 结果分析

2.3.1 野生大豆抗草甘膦等级鉴定

第三章 野生大豆抗草甘膦筛选方法优化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药品、仪器

3.1.3 试验地点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讨论

3.3.1 草甘膦胁迫下的生理表现

第四章 基因克隆以及荧光定量PCR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材料

4.2.1 引物设计

4.1.2 试验药品、仪器

4.1.3 试验地点

4.2 试验方法

4.2.2 荧光定量PCR

4.2.3 基因克隆

4.3 结果分析

4.3.1 荧光定量PCR

4.3.2 基因克隆

第五章 讨论

5.1 试验方法的选择

5.2 试验方法浓度选择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野生大豆作为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本试验通过对野生大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处理,通过筛选获得抗除草剂野生大豆;选取不同生境下的部分材料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地区露天盆栽条件下使用草甘膦进行600倍液浓度筛选效果更明显;对筛选出的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抗性基因EPSPS荧光表达量的变化趋势;抗性材料获得的cDNA进行PCR反应,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和纯化,获得抗性基因。为今后培育抗除草剂优质品种奠定了基础。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种质筛选。根据往年的研究成果在田间对862份野生大豆进行400、600倍液浓度的草甘膦处理。二次筛选在温室盆栽,露天盆栽使用600倍液浓度草甘膦处理。选取两种生境下的部分材料测定生理指标,筛选出部分抗草甘膦野生大豆材料。  2.抗草甘膦筛选方法优化。对部分材料进行生理指标测定,温室盆栽处理后的光合色素含量比露天盆栽材料下降较多,受药害严重,露天盆栽节约成本,筛选结果更准确。因此在河北省地区露天盆栽条件下使用草甘膦进行600倍液浓度筛选效果更明显。  3.通过对材料进行表达量差异分析显示:草甘膦胁迫下野生大豆材料的EPSPS均有表达,荧光相对表达量在0~48h内表现为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抗性材料对草甘膦胁迫能够迅速做出反应,EPSPS大量表达,而敏感材料则不能大量形成epsp合成酶,表现出严重草甘膦药害。  4.克隆了草甘膦抗性材料2010编17的EPSPS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CDS序列,cDNA全长1582bp,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已注册信息均有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