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LoRaWAN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与数据采集算法研究
【6h】

基于LoRaWAN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与数据采集算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LoRa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2.1 技术背景

2.2.1 LoRaWAN协议架构

2.2.2 LoRaWAN协议网络结构

2.2.3 数据包处理技术

2.2.4 LoRaWAN入网过程

2.2.5 主要数据帧介绍

2.3 LoRaWAN传感器网络优点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硬件设计

3.2.1 终端节点硬件设计

3.2.2 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3.3 软件设计

3.3.1 可变长度数据帧设计

3.3.2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3.3.3 网关节点软件设计

3.3.4 服务器端设计

3.4 系统实现

3.4.1 硬件实现

3.4.2 软件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相似属性区域划分和数据采集

4.1 相关假设

4.2 相似属性区域自适应聚类

4.2.1 种子节点选择

4.2.2 相似属性区域划分

4.3 代表节点选取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实验

5.1 系统测试

5.1.1 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

5.1.3 LoRaWAN网络服务器性能测试

5.2 仿真实验

5.2.1 相似属性区域划分

5.2.2 代表节点的代表性

5.2.3 种子节点比例影响实验

5.2.4 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在工业领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采集工业设备的状态数据,从而掌握设备的实时信息。在环保领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在监测区域,能有效测污染物的扩散。在农林业领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在监测区域采集农林业信息,可以更好进行农林业研究。  目前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采集森林数据的技术较多,常见的有采用Zigbee方式组网、采用Nb-iot技术组网或者采用GPRS技术直接将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然而这些技术在林业领域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不适用于林业领域,如Zigbee技术的信号受障碍物影响严重,导致在复杂的森林环境下传输距离非常短,且该技术功耗高,在野外并不能长时间工作。Nb-iot技术虽然是物联网领域的一种革新技术,但是该技术需要专业基站的支持。目前比较多的是电信的基站,而在大部分的野外并没有相应的基站支持Nb-iot网络的正常运行。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本文研究并开发一种基于标准LoRaWAN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LoRa技术有着诸多优点,如功耗极低,支持一次性电源的长时间工作;传输距离远,在无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下,点对点传输距离可达20km,在森林环境中传输距离可达5km;安全性高,LoRaWAN协议对数据包进行双重加密;稳定性高,数据通过单跳直接发送到网关节点。无需运营商支持,可自行组建传感器网络。因此本文采用LoRa技术研究并开发一套适用于森林检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从而实现森林影响因子的有效采集。并基于该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数据采集算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将监测范围划分为若干相似属性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内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相似度较高,因此在每个子区域中选择代表节点采集数据,休眠其他节点,从而大幅降低了传感器网络采集的冗余数据,且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