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常规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演化分析
【6h】

江苏省常规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演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引 言

1.2我国稻区分布

1.3江苏省常规粳稻分布及育种概况

1.4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1.5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研究

1.5.1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1.5.2水稻稻瘟病的鉴定和评价方法

1.5.3水稻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分级和评定标准

1.6主要研究内容

1.7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试验方法

2.2.1区域试验

2.2.2生产试验

2.2.3产量及主要性状的统计

2.3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审定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性的表现结果

3.2.1中熟晚粳稻产量分析

3.2.2中熟晚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3.2.3中熟晚粳稻区域试验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3.1早熟晚粳稻产量分析

3.3.2早熟晚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3.3.3早熟晚粳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4.1迟熟中粳稻产量的分析

3.4.2迟熟中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3.4.3迟熟中粳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1中熟中粳稻产量的分析

3.5.2中熟中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3.5.3中熟中粳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6水稻区域试验产量、株高、生育期的相关性分析

3.7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分析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研究总结

4.2.1提高常规粳稻产量的育种思路

4.2.2提高稻瘟病抗性的育种思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水稻高产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选育高产水稻新品种,全面分析其主要产量性状和抗性特征,能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也能为育种工作者选育水稻新品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从2008年-2017年这10年间江苏省审定通过的91个常规粳稻品种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特征,分析结果如下:  1.中熟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结实率之间的正相关显著,结实率提高是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实粒数,有效穗和千粒重是中晚熟粳稻新品种育种的主攻方向。  2.早熟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之间的正相关显著,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是主要因素;如何提高每穗实粒数是早熟晚粳稻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  3.迟熟中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之间的都为正相关显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增加时关键因素,如何增加有效穗是迟熟中粳稻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  4.中熟中粳稻品种的产量水平逐步提高,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之间呈正相关,与实粒数呈负相关,如何增加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是中熟中粳稻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  5.中熟晚粳稻品种产量、株高、生育期两两之间的呈正相关;早熟晚粳稻品种产量与株高和生育期的相关系数都是呈负相关,株高与生育期之间呈正相关;迟熟中粳稻品种产量、株高、生育期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呈负相关;中熟中粳稻品种产量与株高和生育期呈负相关,株高与生育期之间呈正相关。  6.江苏审定通过的91个常规粳稻品种中有16个抗稻瘟病的品种,占17.6%;有15个抗白叶枯病品种,占16.5%;有20个抗纹枯病品种,占22%;但在这91个品种中双抗或多抗的品种只有6个,只占6.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审定的粳稻新品种综合抗病性不理想,在抗性上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