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I_CSC_ISPA模型的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6h】

基于SI_CSC_ISPA模型的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4集对分析法在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研究地区与研究材料

2.1研究区概况

2.2研究材料

3研究方法

3.1 立地质量生产潜力评价指标计量

3.2立地质量碳汇潜力评价指标计量

3.3 ISPA实现的方法及步骤

4 不考虑密度影响的评价结果

4.1 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生产潜力评价

4.2 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碳汇潜力指标

4.3 基于ISPA模型的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5 考虑密度影响的评价结果

5.1 划分不同林分密度的树种(组)地位指数

5.2 不同密度的林分SI_ISPA模型的立地质量评价

6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森林经营的基本工作内容,是森林经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而对林地生产潜力的科学判断和预测,是制定合理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的依据。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可为浙江省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依据天目山区针阔混交林的作用与用途,分析立地质量的内涵,以天目山区针阔混交林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提出了针阔混交林生产潜力和针阔混交林碳汇潜力为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构建SI_CSC_ISPA评价模型旨在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体系。跟传统的评价指标相比,利用林分地位指数和碳汇潜力指标的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评价指标更加符合和反映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①在以树高曲线为导向曲线的地位指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以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碳汇潜力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质量。  ②以SCDS_HHI和SCPI作为评价指标的林分碳汇潜力水平较好与林分生产力水平往往具有相关性,林分径阶结构和树种组成与林分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较好的光照和林分径阶结构表现出较好的林分生产力和碳汇效应。  ③利用地位指数树高曲线法评价立地质量可以不用考虑林分密度的影响;坡向对林分树高的生长影响较大,西坡的林分的林分生产力较高,立地质量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