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阳过渡区精细结构的紫外观测研究
【6h】

太阳过渡区精细结构的紫外观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宁静太阳大气分层

1.2太阳色球-日冕过渡区及其研究历史

1.3过渡区的小尺度精细结构

1.3.1网络增亮现象blinker研究回顾

1.3.2过渡区谱线非高斯谱形的研究回顾

1.3.3 EUV针状体和双向喷流(explosive event)简介

1.4本篇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第2章仪器介绍及原始观测数据处理

2.1 SOHO搭载的高分辨率紫外光谱仪SUMER介绍

2.2 SUMER原始数据的处理步骤

2.3从谱线参数到物理参量

第3章极区冕洞内网络区增亮现象的统计研究

3.1观测数据及处理

3.2 Blinker的识别

3.3结果

3.3.1极区冕洞blinkers寿命和空间尺度的统计

3.3.2极区冕洞blinkers的视向速度的统计

3.3.3极区冕洞blinkers非热速度的统计

3.3.4 Blinker多普勒速度、非热速度和辐射强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4章过渡区非高斯形状谱线的统计分析

4.1数据及分析

4.1.1观测数据及处理

4.1.2数据筛选,曝光时间的模拟及谱线的高斯拟合

4.2结果分析

4.2.1不同曝光时间下单高斯和双高斯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2.2过渡区谱线O Ⅵ的谱线展宽分析

4.2.3 O Ⅵ谱线第二高斯分量相对其主成分的多普勒谱移

4.2.4 O Ⅵ谱线第二高斯分量对谱线总辐射贡献的探讨

4.2.5真实长时间曝光数据序列的分析结果

4.3本章小结

第5章其他小尺度活动现象的紫外观测资料分析

5.1 EUV针状体对过渡区辐射的贡献率的初步探讨

5.1.1考虑针状体或类针状体结构贡献的太阳辐射模型回顾

5.1.2数据及处理

5.1.3一些初步的结果

5.1.4讨论和展望

5.2双向喷流(Explosive events)的统计分析

5.2.1数据及处理

5.2.2双向喷流(Explosive events)的空间尺度和寿命统计

第6章讨论

6.1过渡区精细结构Blinker的物理思考

6.2过渡区谱线的非高斯谱形的物理本质讨论

第7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太阳冕洞的色球-日冕过渡区内普遍存在着各种小尺度活动现象和精细结构,包括网络组织、网络增亮、双向喷流、环状结构、EUV针状体等。这些结构和活动事件在日冕加热和初始太阳风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太阳和日球观测台(SOHO)搭载的太阳紫外辐射测量仪(SUMER)高空间、时间分辨率光谱数据,结合SOHO其它仪器的数据资料如EIT全日面紫外图像,对上述结构和事件进行细致的现象学研究和统计分析,并对这些结构/事件在冕洞内的物理本质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Blinker是过渡区的精细结构之一,利用SUMER在太阳极区冕洞内观测的NIV(765A)谱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极区冕洞内,blinkers的平均寿命约为15.4分钟,空间尺度为6.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