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主要树种(组)生物量转换因子研究
【6h】

浙江省主要树种(组)生物量转换因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计量领域的研究现状

1.2.2 林木生物量研究领域的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森林生物量的测定

2.2.2 生物量换算因子的测定

2.2.3 生物量模型评价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

3.1.1 建立杉木单木生物量模型

3.1.2 建立杉木BEF-V模型

3.1.3 浙江省杉木BEF估算结果

3.1.4 杉木生物量模型估计结果对比

3.1.5 本研究结果与全国模型、IPCC缺省值对比

3.1.6 Fisher最优分割法区分杉木BEF变化阶段

3.2 马尾松

3.2.1 建立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模型

3.2.2 建立马尾松BEF-V模型

3.2.3 浙江省马尾松BEF估算结果

3.2.4 马尾松生物量模型估计结果对比

3.2.5 本研究结果与全国模型、IPCC缺省值对比

3.2.6 Fisher最优分割法区分BEF变化阶段

3.3 硬阔类

3.3.1 建立硬阔类单木生物量模型

3.3.2 建立硬阔类BEF-V模型

3.3.3 浙江省硬阔类BEF估算结果

3.3.4 硬阔类生物量模型的估计结果之比较

3.3.5 本研究结果与全国模型、IPCC缺省值对比

3.3.6 Fisher最优分割法区分BEF变化阶段

3.4 软阔类

3.4.1 建立软阔类单木生物量模型

3.4.2 建立软阔类BEF-V模型

3.4.3 浙江省软阔类BEF估算结果

3.4.4 软阔类生物量模型的估计结果之比较

3.4.5 本研究结果与IPCC缺省值对比

3.4.6 Fisher最优分割法区分BEF变化阶段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基于省级LULUCF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中将区域林分蓄积转化为生物量的过程需获得省主要树种(组)生物量转换系数BEF。本文以杉木、马尾松、硬阔、软阔四个树种(组)为研究对象,在浙江省12个县市选取各树种(组)的典型样地,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各树种(组)解析木95、57、102、42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相关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得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CFI)样地的生物量,计算样地生物量与蓄积之比即BEF,建立BEF与林分蓄积之间的关系。根据2009年浙江省CFI的数据,可推算得全省杉木、马尾松、硬阔、软阔的BEF分别是0.7453、0.8839、1.0705、1.6572 t/m3,总生物量分别是3721.54、3510.22、1504.97、66.78万t,不确定性分别是5.532%、5.580%、7.004%、7.473%;使用IPCC(1996)的碳密度缺省值(0.50)计,生长1m3杉木、马尾松、硬阔、软阔分别吸收CO21.366、1.620、1.963、3.038t。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