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易村手工造纸的兴衰与社会变迁
【6h】

易村手工造纸的兴衰与社会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源起及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易村手工业》文本研究

一、易村研究的背景与选点经过

二、研究方法

三、易村手工造纸产生原因分析

四、易村手工造纸概况

五、《易村手工业》的学术价值

第二章 易村手工造纸的历史沿革

一、易村手工造纸的发端

二、易村手工造纸的发展

三、易村手工造纸的延续

四、易村手工造纸的衰落

五、易村手工造纸的消亡

第三章 易村手工造纸发展变迁因素

一、调查的初步分析

二、内在因素

三、外在因素

第四章 手工造纸与易村变迁

一、手工造纸的发展对易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易村变迁因素分析与思考

三、变迁中的易村社会

第五章 易村手工造纸兴衰的深度思考

一、手工造纸在易村重新发展的可行性探讨

二、易村竹林的利用

三、发展规律与特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20世纪30、40年代,致力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费孝通等学者对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三个农村进行社会调查,著有《云南三村》一书。其中,易村因其手工业的兴盛被费孝通、张之毅作为内地乡村工业研究的样本。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易村手工业并未转型为乡村工业,并于近年消失。而作为中国社会学的经典,继费孝通和张之毅之后,易村至今无人进行过系统的再研究。笔者以易村手工造纸由盛转衰的脉络为主线,分析造成其消失的内在原因与外部影响,探索易村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  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问题的源起与背景,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源起和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简要说明了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回顾了关于“禄村”、“玉村”的研究,对手工造纸的研究和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进行概述。  第二部分是对张之毅所著《易村手工业》进行文本研究,对其涉及到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如易村手工造纸产生的原因、纸坊运营的介绍,并探讨其学术价值。  第三部分是对易村手工造纸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叙述易村手工造纸的发端、发展、延续、衰落和消亡的过程,并提炼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第四部分是对影响易村手工造纸的发展变迁因素进行分析,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分析在不同阶段对手工造纸产生影响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因素。  第五部分是探究手工造纸与易村社会变迁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手工造纸的发展对易村社会的影响,探索易村社区的变革,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和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等。  第六部分是关于易村手工造纸兴衰与易村社会发展的思考,对易村手工造纸重新发展的可能性探讨和易村竹林利用的类型进行分析,并结合费孝通和张之毅对易村发展的预测,指出易村社会经济的逆发展这一特例。  最后部分是结语,对本文进行小结,相应的也提出了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