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济发展、地区差异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6h】

经济发展、地区差异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人口结构之关系

1.2.2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生产、劳动力参与率之关系

1.2.3 老龄化与社会储蓄、财政支出之关系

1.2.4 老龄化与经济正向发展之关系

1.2.5 老龄化与生命周期理论、地区差异之关系

1.3 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3.1理论工具

1.3.2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2.理论模型

2.1 索洛模型基本设定及结论

2.2 经典索洛模型的修正:纳入老龄化因素

2.3 产出函数改进:包含老龄化因素的CES函数分析

3.区域差异化:泰尔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3.1 研究方法及区域划分

3.2 测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3.3 老龄化地区差异:分解与解释

3.3.1 整体差异

3.3.2 区域差异:内部与交互差异

4.老龄化极化演变:W型指数和ER型指数的计算和分析

4.1 极化趋势测算公式

(1)Wolfson 形式指数

(2)ER 形式指数

(3)EGR 形式指数

(4)LU 指数

4.2 极化状态与发展趋势:老龄化系数角度

4.3 极化状态与发展趋势:老少比角度

5.实证检验

5.1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5.2 FGLS 估计:从全国到区域

5.2.1回归原理与数据处理

5.2.2 实证检验

5.2.3 机制分析

5.3 SUR回归:从区域到省份

5.3.1 东北地区

5.3.2 东部地区

5.3.3 中部地区

5.3.4 西部地区

6.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文章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是我国近代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极大提升了综合国力,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也在这辉煌四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我国社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现状则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课题。  相较国外学者侧重研究人口老龄化与生命周期理论、社会生产率以及年龄结构互补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则将重点放在公共政策、人口结构变迁、社会总储蓄等方面,而且大多数学者秉持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有害无利的观点。但是,老龄化富有经济社会双重属性,这些研究不仅缺乏对老龄化存在正向经济效应的实证支持,将全国境况一概而论更忽略了区域差异性的重要作用,此处也将成为本文主要贡献点。  因此,本文从区域异质性角度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中采用纳入老龄化因素的索洛模型作为理论支撑。在考虑经济地理因素之后将全国划分为东北、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四大区域,根据2000-2018年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推导出来的老龄化系数和老少比系数进行泰尔指数计算和极化趋势的综合分析,最后将2000-2017年数据分别以全国、区域级别进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easible General Least Squares)和似不相关估计(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作为实证检验。另外,本文使用面板校正标准误差(Panel-CorrectedStandardError)进行了区域发展机制分析,使回归结果更富有描述逻辑性。  在本文研究中,理论结果证明老龄化存在经济增长效应,人口出生率成为影响未来老龄化最核心因素。而且,我国不同区域的老龄化现状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内差异相较区域间差异更明显,区域极化趋势日渐加深。不仅如此,实证结果证明老龄化对当地经济增长有积极推进效果,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受老龄储蓄贡献效应明显,东北内部结构稳定、西部发展满足“人口内生理论”等结论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异质性非常明显,多区域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变量作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中介效应突出,这种因地制宜的分析更满足我国基本国情。  文章的最后,我们从经济人口政策、社会发展、养老保障与产业布局角度提出了基于本文结论的研策建议。我国在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本区域的比较优势,最大程度让本区域劳动力资源流动实现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应不遗余力继续推行“二胎政策”并通过配套措施确保执行效果得到延续,多角度巩固创新养老资金筹集与法律保障途径。只有这些举措多管齐下,老龄化才会展现其积极效应,从而深度助推社会经济再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