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费率下调背景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费率下调背景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 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3 关于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内涵的探讨

1.2.4 关于养老保险可持续性的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1.2.5 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2.6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体系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我国养老保险发展概述

2.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含义及覆盖范围

2.1.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模式

2.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历程

2.2.1 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阶段

2.2.2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阶段

2.2.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阶段

2.2.4 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阶段

3.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其判断标准

3.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3.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判断标准

3.2.1 当期保费结余指标

3.2.2 累计基金结余指标

3.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运行现状

3.3.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状况

3.3.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状况

4.费率下调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实证分析

4.1 基本模型

4.1.1 GM(1,1)模型预测原理

4.1.2 GM(1,1)模型在社会养老保险领域的应用

4.1.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收入和支出测算模型

4.2 基本假设

4.2.1 条件假设

4.2.2 参数说明及设定

4.3 相关参数预测

4.3.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预测

4.3.2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预测

4.3.3 我国城镇就业人口预测

4.3.4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预测

4.3.5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离职退休人数预测

4.3.6 CPI 及通货膨胀率预测

4.4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预测结果分析

4.4.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测结果

4.4.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测结果

4.4.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预测结果及分析

4.5 政策干预因素及宏观经济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4.5.1 费率下调的敏感性分析

4.5.2 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调整的敏感性分析

4.5.3 通货膨胀率的敏感性分析

4.5.4 养老金替代率的敏感性分析

5.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5.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的研究结论

5.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5.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一:通货膨胀率原始数据及统计结果

附录二:GM(1,1)模型的Matlab程序

致 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备受全社会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完善社保制度的改革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减负,这是否会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  本文以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年-2018年基金收支相关数据,基于GM(1,1)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就业人口、参保覆盖率、离退休人员人数以及CPI进行预测,并对其他相关参数作如下设定:(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设定为24%(含单位缴费率16%和个人缴费率8%);(2)考虑到未来“三支柱”体系的逐渐完善,可以循序渐进地分担基本养老保险的部分“养老保障需求”,故设定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短期内(2019-2025年)为45%,中期内(2026-2035年)为40%,长期内(2036-2050年)为30%。据此,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从而测算2019-2050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状况并对相关参数因素作敏感性分析。  据预测,在不考虑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中国未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短期内(2019-2025年)可持续,而在中长期内(2019-2050年)不可持续。当期保费结余自2021年开始出现赤字,而累计结余在2028年开始产生缺口且会逐年递增。由基金收支预测结果和敏感性分析可知,基金缺口规模扩大的原因主要包括:(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的增速不及离退休人员的增速,而导致的基金“入不敷出”;(2)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会使基金不可持续问题提前暴露;(3)通货膨胀的存在会加快基金收支缺口规模扩大的速度;(4)“社保双降”政策使得基金收入“双重”减少,从而导致基金累计结余在短期内(2019-2025年)结余规模缩减,而在中长期内(2019-2050)基金缺口规模扩大。  在降费而不降待遇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政策,仅靠基金自身平衡是难以维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当前降费是为了“降压减负”,促进经济增长,所以,降费但不能减待遇。然而未来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发展,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可持续运行只有依靠其他途径。  基于此,为实现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如下相关政策建议:(1)最大化利用降费政策所带来的扩面效应以增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收入,从而加强基金自身平衡能力;(2)出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配套的激励方案以鼓励生育,增加参保人口基数。具体激励方案如下:①对经济困难家庭在特殊时期内可申请育儿津贴;②实行带薪育儿假;(3)确保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适度,构建并完善“三支柱”养老体系;(4)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比例,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率;(5)加快国有资本划转并研究提高划转规模的可能;(6)提高社会生产率以期在不需要降低养老金待遇或者提高缴费率的情况下,保持基金收支平衡。  从框架体系上,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导论。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相关阐述。  第二章:中国养老保险发展概述。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含义和财务模式进行说明,并回顾、总结和反思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革以及运行现状。  第三章: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其判断标准。在对前人的文献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文所研究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进行界定,从而进一步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判断标准。  第四章: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实证分析。首先,对GM(1,1)模型的预测原理及建模过程进行阐述,并建立基金收支模型。进而,在设定参数及条件假设的前提下,运用GM(1,1)模型对影响基金的各参数进行预测,从而测算出基金平衡状况。最后,对相关政策干预因素及宏观经济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第五章: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根据前文基金平衡状况的预测结果以及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运行状况进行总述,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地,对中国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提出“个人发展账户两阶段计划”的战略构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选取的模型预测精度较好,所需数据量少,与软件的结合使用可简化运算量,在预测基金平衡状况及作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时具有一定优势;(2)将宏观经济因素层面的通货膨胀率、基金保值增值率纳入研究范围,并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而不仅仅只是简单设定数值,使得预测结果更具可信度。当然,本文也有以下仍需完善改进的地方:(1)研究层面有待进一步细化,缺少对不同省份的具体研究;(2)与精算模型相比,用GM(1,1)模型无法明确各参数对基金平衡结果的具体传导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