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6h】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区交通、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1.2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意义

1.3.1热液蚀变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热液铀矿床常见的热液蚀变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1.3.3热液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1.3.4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时空分布规律

1.3.5棉花坑铀矿床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技术路线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断裂构造

2.5 区域矿产

2.6 本章小结

3矿床地质特征

3.1 岩浆岩

3.2 构造

3.3 矿化与蚀变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测试仪器和方法

4.1 偏光显微镜(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PLM)

4.2 扫描电镜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4.3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ectroscopy -EDS)

4.4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EPMA)

4.5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XRF)

4.6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5 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5.1 采样及蚀变分带特征

5.2 样品测试及结果

5.3.1 主量元素特征

5.3.2 微量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5.4 质量平衡计算与元素迁移特征

5.4.1 标准化Isocon图解法

5.4.2 元素迁移特征

5.5 讨论

5.5.1 主量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5.5.2 微量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5.5.3 稀土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5.6 本章小结

6 绿泥石成因矿物学特征

6.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6.2 绿泥石的矿物学特征

6.3.1 绿泥石的成分特征

6.3.2 绿泥石的分类与命名

6.3.3 绿泥石的结构特征

6.4 讨论

6.4.1 绿泥石的形成温度

6.4.2 绿泥石形成的氧逸度和硫逸度

6.4.3 绿泥石的形成机制

6.4.4 绿泥石对铀成矿作用的贡献

6.5 本章小结

7 “红化”蚀变特征

7.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7.2.1 “红化”蚀变的岩相学特征

7.2.2 “红化”蚀变的精细矿物学及成分特征

7.3 讨论

7.3.1 矿物微孔的成因

7.3.2 致色矿物的来源和成因

7.4 本章小结

8 萤石的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8.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8.2 萤石的矿物学特征

8.2.1 稀土元素特征

8.2.2微量元素特征

8.3 讨论

8.3.1 萤石的成因分析

8.3.2 萤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对成矿环境和成矿流体的指示

8.4 本章小结

9 热液蚀变与铀成矿作用

9.1 成矿物质来源

9.2 成矿流体来源与性质

9.3 热液蚀变与成矿机制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吴德海;

  •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潘家永,夏菲;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61TU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