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预期理论的Shibor期限结构研究
【6h】

基于预期理论的Shibor期限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Shibor产生的背景--利率市场化

1.1.1利率市场化的定义

1.1.2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1.3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1.2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1.2.1关于Shibor的一般介绍

1.2.2 Shibor推出的进步意义

1.3 Shibor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1.3.1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近期目标

1.3.2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远期目标

1.4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

1.4.1研究目的

1.4.2文章结构

第2章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2.1利率期限结构

2.2利率期限结构形成理论

2.2.1预期理论

2.2.2流动性偏好理论

2.2.3市场分割理论

2.3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3章 预期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

3.1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

3.2预期理论实证研究的方法

3.2.1预期理论的数学表达

3.2.2线性回归法

3.2.3向量自回归方法

3.2.4协整方法

第4章 基于预期理论的Shibor实证研究

4.1实证数据

4.1.1数据选取

4.1.2数据分析

4.2对Shibor整段时间(2007.1.4-2008.12.31)的预期理论研究

4.2.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4.2.2对Shibor整体期限利率序列的实证检验

4.2.3对Shibor短端利率序列的实证检验

4.2.4对Shibor中长端利率序列的实证检验

4.3 Shibor前段时间(2007.1.4-2008.6.30)的预期理论研究

4.3.1数据的平稳性及整体期限利率序列的实证检验

4.3.2 Shibor前段时间短端利率的实证检验

4.3.3 Shibor前段时间中长端利率的实证检验

4.4 Shibor后段时间(2008.7.1-2008.12.31)的预期理论研究

4.4.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4.4.2对Shibor后段时间的实证检验

4.5实证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Shibor应运而生,本文概括地介绍了Shibor、并阐述了Shibor对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步意义。为研究Shibor的特性,本文从利率期限结构形成理论的角度对Shibor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回顾了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形成理论以及现代的基于随机思想的动态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其中详细介绍了最为著名的利率期限结构形成理论--预期理论,并把过去的预期理论实证检验方法进行总结为:线性回归法,向量自回归法和协整方法。 在对Shibor期限结构进行的预期理论实证研究中,以所处经济和政策环境的不同,把实证数据分成了前后两段时间,分别对整个时间段以及前后两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利率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过程中发现,在整个时间段以及前段时间段中Shibor的短端利率平稳、中长端利率单整。为解决这种特殊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文创新性的运用线性回归法、向量自回归法和协整检验法分别对Shibor整体期限、短端和中长端利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在这两个时间段无论是Shibor的整体期限还是短端或中长端都不支持预期理论成立的结论。在对后段时间段的Shibor各期限利率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时,发现此段时间的利率序列都为一阶单整序列,所以采用了协整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后端时间段的Shibor中长端利率支持预期理论。 根据实证结果,Shibor短端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需依托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发展而得以改善;Shibor中长端虽然报价在后段时间表现得较为合理但由于缺乏对市场实际资金供需的反应,需加强中长端期限利率产品的培养和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