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分析
【6h】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2 文献综述

1. 3 研究内容

1.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就业的相关理论

2. 1 产业结构的内涵

2. 2 就业结构的内涵

2. 3 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小结

第3章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就业的作用机理

3. 1 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补偿机制

3. 2 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破坏机制

小结

第4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4. 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 2 实证分析

小结

第5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 1 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5. 2 就业弹性分析

5. 3 扩张弹性分析

5. 4 偏离度分析

5. 5 回归分析

小结

第6章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6. 1 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6. 2 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6.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6. 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6. 5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会带来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决定着就业结构,但有时就业结构的变化落后于产业结构,从而阻碍劳动就业的增长。山东省人数众多,发展十分迅速,就业压力也相对较大。因此研究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就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就业补偿机制与破坏机制的角度整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就业的文献,并梳理了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就业的作用机理。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补偿机制和破坏机制同时存在。前者表现为就业量增加,主要体现在要素流动效应、技术效应、收入效应、扩散效应、城镇化效应。具体表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伴随着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新产品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后者表现为就业量减少,主要体现在技术效应、滞后效应、管理效应、制度效应。具体表现: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机械化降低对劳动力需求,就业量下降。  本文选取1980-2014年产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和劳动就业总量之间有着长期的平衡状态;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是劳动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大小对就业有负向作用,而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大小对就业有正向影响。从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扩张弹性、结构偏离度和回归分析五个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比较强,劳动力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就业的发展不协调,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五项措施促进劳动就业。措施包括: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著录项

  • 作者

    卢洁;

  •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学科 劳动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利;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产业结构,劳动就业,山东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