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术中脑氧饱和度监测对老年全麻术后谵妄发生预测的研究
【6h】

术中脑氧饱和度监测对老年全麻术后谵妄发生预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术中对脑氧饱和度(rSO2)的持续监测观察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期间脑氧供需情况,探讨其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判断其能否作为预防POD的理想预测指标。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住院并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76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体重50~80kg,ASA分级I级~II级。所有患者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维持脉搏氧饱和度SpO2≥97%,ETCO235~45mmHg,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60。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持续监测从麻醉诱导前到术毕的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并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开始后2h(T4)、术毕(T5)六个时间段的rSO2均值,以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前(T0)的rSO2值作为基线值,计算术中整体rSO2的平均值((rSO2))、术中rSO2最小值(rSO2min)和rSO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数(rSO2%max)。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及术后24h,抽取动脉血5ml,其中2ml用于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三个时间点的PaO2、PaCO2、Lac、HB、Glu的值;余3ml采用ELISA法测定相应时间点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在术后3d内分别采用CAM诊断标准对患者认知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POD组)和非谵妄组(NOPD组),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根据认知评估结果发现,POD组患者有14例(占18.4%),NPOD组为62例(占81.6%)。两组的年龄、性别比例、BMI、术前MMSE评分、术前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HR、MAP、BIS、SpO2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rSO2的比较发现,在T0、T1、T2、T3,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T4、T5时,POD组rSO2值比NPOD组明显下降(P<0.05)。另外,POD组rSO2%max显著高于NPOD组,且(rSO2)显著低于NPOD组(P<0.05),而两组的rSO2min值无明显差异(P>0.05)。NPOD组rSO2值T1、T2、T3、T4明显高于T0(P<0.05),T5较T0无明显差异;POD组rSO2值T1~T3明显高于T0(P<0.05),T5较T0明显下降(P<0.05)。两组诱导前S100β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两组术毕S100β蛋白均较诱导前升高,且POD组升高的更为明显;NPOD组患者术后24h S100β蛋白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OD组术后24h S100β蛋白比诱导前升高。在术毕及术后24h,POD组患者的Lac均比NPOD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毕Lac均较诱导前升高,且POD组患者术后24h的Lac呈持续升高的趋势,NPOD组患者术后24h的Lac不再升高。其它血气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中,老年患者脊柱手术POD的发生率为18.4%,术中rSO2的降低与POD的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且POD的发生与rSO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数(rSO2%max)及rSO2平均值((rSO2))有关,术中rSO2监测可作为POD的预测手段。围术期发生POD的可能危险因素有rSO2下降、血清S100β蛋白升高、血乳酸水平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