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reedom宝石能谱CT成像早期诊断肝脏小肿瘤的应用价值
【6h】

Freedom宝石能谱CT成像早期诊断肝脏小肿瘤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标本:

1.2主要试剂:

1.3检查方法

1.4随访

1.5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1.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研究现状

2.宝石能谱CT的原理及优势

3.宝石能谱CT在肝脏肿瘤病变的定性和鉴别中的应用

4.宝石能谱CT在肝脏肿瘤分期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

5.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宝石能谱CT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Freedom能谱CT成像对小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入选30临床疑诊为小肝癌患者(如肿瘤标记物升高者、腹部彩超提示肝脏占位及其他影像学手段提示)或已确诊为其他部位肿瘤,进行肝脏增强CT扫描检测转移瘤者。采用GSI成像模式扫描,获取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单能量图像、QC图像及碘基图,运用GSI viewer软件能谱分析界面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并得到三期最佳KeV,并在最佳KeV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下进行病灶检出数,碘含量、对比度、对比噪声比等的计算。所有定量资料采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差异显著。相应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并比较各参数的诊断准确度。  结果:收集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3:2,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30例病人,原发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11例,另外5例肝血管瘤患者。应用optimal CNR工具测量,单能量图像的最佳keV值在70keV左右,在此单能量图像下,正常肝组织与病灶间的对比度最佳,图像显示细腻,无明显噪声,组织结构较清晰。适于对图像进行分析、观察,因此,以最佳单能量70keV观察图像。所有患者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下的碘浓度:原发性肝癌图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碘含量分别为0.80±0.04(mg/ml),1.85±0.23,1.47±0.04,转移性肝癌图像患者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碘含量分别为0.62±0.46,2.40±0.99,1.69±0.68。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碘基图像下原发性肝癌与转移瘤三期碘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血管瘤三期碘浓度分别为3.23±1.87,3.63±1.81,2.84±1.1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与肝血管瘤的碘浓度在动脉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门脉期、延迟期的碘浓度三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各指标对比结果:(1)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病灶检出数目,单能量图病灶的检出数目为1.70±1.21,混合能量图像为0.87±0.57,单能量图像检出病灶数与混合能量检出病灶数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主观评分:单能量图像主观评分4.20±0.71,混合能量图像主观评分3.13±0.68,两种成像方式的主观评分具有明显差异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图像对比度:单能量图像的图像对比度为22.23±10.33,混合能量图像的图像对比度为8.35±3.9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噪声比:单能量图像对比噪声比为1.57±0.89,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噪声比为0.63±0.30。灵敏度、特异度:能谱CT诊断阳性患者数为24例,阴性患者为6例,后期随访患者确诊病例为25例,阴性患者为5例,混和能量图像诊断阳性患者23例,阴性病例数7例,随访结果确诊患者数25例,阴性5例。单能量图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80%,混合能量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8%、80%。  结论:Freedom能谱CT成像在小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检出率较常规增强CT扫描高,对临床早期发现肝脏小肿瘤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