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壳结构In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学性能研究
【6h】

核壳结构In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学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三氧化二铟,作为一种重要的n型透明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学透明度,良好的导电性以及发光性能,因此在光电子器件、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气敏元件和锂离子的电极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核壳结构的三氧化二铟纳米复合材料可通过固相反应,物理气相沉积法,射频溅射技术等方法制备。在这里,在没有利用任何模版的条件下,我们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出核壳结构的三氧化二铟纳米球,并对性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主要内容归结如下:
   将硝酸铟和尿素溶于聚乙二醇400中,然后依次加入蒸馏水,氨水,浓硝酸,不断搅拌至溶液变得均匀透明,将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200°C下保持24小时,一步合成出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小球的尺寸大约为100-130nm,外层壳的尺寸约为10nm。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变换谱和XPS谱显示该小球的外壳没有完全碳化,表面仍含有有机官能团。以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为活性物质的纽扣锂电池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65mAh/g,然而,第二次的放电容量从1465mAh/g衰减到1068mAh/g,电容量保持率为72.9%。循环10次后,电容量迅速降到305mAh/g。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经煅烧过后,电化学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同条件下的电学性能测试显示,煅烧过后的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的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013mAh/g,第二次的放电容量从1013mAh/g衰减到313mAh/g,循环30次后,电容量稳定地保持在259mAh/g,循环性能明显增强。
   2.将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与葡萄糖混合,配成溶液,再经干燥煅烧可得到黑色的核壳结构的In2O3/C复合材料。小球的尺寸大约为100nm,外层碳壳的尺寸约为10nm。在充电速率为0.1C的条件下,核壳结构In2O3/C复合材料小球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是1607mAh/g,第二次的放电容量则从1607mAh/g降至1375mAh/g。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569mAh/g。在0.1C,0.2C,0.5C和1C的倍率下分别循环50个周期,核壳结构的In2O3/C复合材料小球的放电容量稳定地分别保持在578mAh/g,361mAh/g,279mAh/g,173mAh/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