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研究

1.3.2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研究

1.3.3农业政策与农业机械化研究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1.4.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创新点

1.5.2不足之处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农业机械化

2.1.2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2.2理论基础

2.2.1技术进步理论

2.2.2合作经济理论

3.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3.1农机总动力情况

3.2农机装备情况

3.3农业机械作业情况

4.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4.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评价指标设置分析

4.1.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计算

4.2.1评价方法

4.2.2评价指标计算

4.2.3数据来源与处理

4.3结果计算及分析

4.3.1计算结果

4.3.2分析与讨论

5.四川省农机化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模型建立

5.2数据来源

5.3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5.3.1变量选择

5.3.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

5.4.1模型检验

5.4.2实证结果分析

6.案例分析:宣汉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调查

6.1宣汉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6.1.1案例选择

6.1.2宣汉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6.2调查实施情况

6.2.1问卷内容

6.2.2调查实施情况

6.3调查结果分析

6.3.1样本村及农户基本情况

6.3.2农户农机拥有及作业情况

6.3.3农户选择农机作业的成本

6.3.4农户购买农机及农机服务的意愿

6.3.5农户选择机械化作业的影响因素

6.4调研小结

7.结论与政策建议

7.1研究结论

7.2政策建议

7.2.1加大农机装备研究

7.2.2优化农机作业环境

7.2.3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重要标志、重要支撑。2019年,农业农村部机械化管理司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山区农业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丘陵山区省份——四川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综合保障能力、综合效益水平三方面设置了9个指标,其中作业水平包含农、林、牧机械作业水平,采用熵值法测算四川省21个市(州)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计算结果表明,21个市(州)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其中,成都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最高,为67.444%;最低的是甘孜州,为32.612%。此外,21市(州)的农业机械化平均保障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远高于农业机械化平均作业水平,说明有些市(州)现有的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业机械存在过剩或利用不充分、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对农机作业贡献不足等问题。  其次,本文基于四川省21市(州)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农业生产、耕地禀赋、经济水平、农业机械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生产率、种植业比重、农机收益、山地占比、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的水平上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劳动力转移率、畜牧业比重、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5%的水平上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在10%的水平上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而人均GDP负向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再次,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微观因素。通过分析问卷发现:(1)农户家庭特征(年龄、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农户类型)、经营规模、农田是否改造、农机作业服务的可获得性与费用影响农户选择机械化作业的决策;(2)田块分散、规模小并不影响农户使用农业机械,但显著影响农户是否购买大中型农机作业服务;(3)农户购机意愿低,但选择购买农机作业服务的意愿强烈。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这些因素会影响农户的购机决策和农户购买农机作业服务的决策,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最后,本文研究得到的政策启示是:(1)加快农机装备研究;(2)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优化农机作业环境;(3)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此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