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
【6h】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路线图与结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路线图与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 相关概念与定义

1.5.1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1.5.2 前十大流通股东报告期内增持、减持

2 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股票价格决定因素理论

2.1.1 传统资产定价理论

2.1.2 大型投资者与资产价格理论

2.1.3 资金效应与资产价格理论

2.2 有效市场假说

2.3 研究评述

3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特征分析

3.1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动特征分析

3.1.1 全市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描述性统计分析

3.1.2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动分组分析

3.2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行为与同期收益因果检验

3.2.1 数据处理与模型假设

3.2.2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行为与同期收益因果检验

3.2.3 实证检验结论

3.3 本章小结

4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交易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

4.1 样本数据与模型思路

4.1.1 样本数据

4.1.2 变量选取

4.2 四因素模型与实证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3 实证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投资应用与策略构造

5.1 增减持因子预期收益表现

5.1.1 低净值市价比增持组合的预期收益表现

5.1.2 分组分析增减持因子预期收益表现

5.2 策略构造与检验

5.2.1 策略构造

5.2.2 策略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及后续研究方向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与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 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股票市场作为主要的直接融资市场,促进股票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以来的股票市场熊市,跌幅巨大,波动剧烈,深刻反映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脆弱性和散户化特点,投资者非理性现象突出。与此同时,中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存在大型投资者影响股票资产价格、操纵市场、放大预期冲击和传播范围。因此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大型投资者持股特征和其交易行为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有效的投资策略,改善非理性的投资决策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同时也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股票资产价格影响因素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出发,整理和归纳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在股票资产价格影响因素理论中,以CAPM模型为里程碑,股票价格影响因素研究成为微观金融资产定价领域的主要研究领域,后诞生出APT模型、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大型投资者行为对股票收益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为大型投资者的代理变量,全面深入研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和交易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持股比例变动率角度分析其特征表现,通过分组研究法,按照持股比例和持股比例变动率大小进行排序,研究不同组别其不同表现。随即按照规模和净值市价比进行分组,研究不同特征股票组合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持股比例变化率的差异,同时对其收益能力进行了统计考察。通过构建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实证分析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减持交易行为与股票收益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减持交易行为因子,并构建了四因素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大型投资者交易行为与股票收益的关系。最后模拟大型投资者交易,检验是否能够获取超额收益。  本文选取了2013年1月-2018年6月沪深全市场股票的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有:  1.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动与同期相对收益率存在一定正相关,即当季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持的同期相对收益率显著优于当季减持。进一步通过四因素模型实证检验,就全市场组合而言,市场风险因素、规模因素、净值市价比因素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减持因素构成的四因素模型,对股票组合平均月度收益率具有显著的解释力。  2.在短期三个月时间里,通过模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持行为进行跟随投资,并不能获取市场超额收益,即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影响股票的同期收益,在增持当季都能给组合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但组合形成后三个月超额收益迅速消失。因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减持交易行为属于市场公开信息,投资者难以从公开信息中获取超额收益,侧面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  3.仅模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持行为无法获取超额收益,但通过对增减持因子分组,然后跟随最大增持行为和最大减持行为进行投资,在组合形成后第二个月能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即最大增减持行为能带来超额收益,并基于此构造低净值市价比最大增减持组合进行投资,每年交易四次,平均每次持仓1个月,该策略具有非常优异的投资表现。  4.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动与股票收益率存在相关关系,能显著解释全市场股票平均收益,但两者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增减持行为不是引起股票收益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股票收益变化也不是引起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减持行为的格兰杰原因。  5.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交易行为能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则中国大型投资者短期交易频繁,持股比例季节变动性较大。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稳定,围绕35%上下窄幅波动。这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大型投资者短期交易频繁,在培育大型投资者长期投资方面还任重道远,同时资本市场近五年来大型投资者的数量保持稳定,未进一步吸引大型投资者参与市场,在吸引长期资金和机构投资方面,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