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版权中技术措施滥用的法律规制
【6h】

数字版权中技术措施滥用的法律规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技术措施的概念

1.2 技术措施的特征

1.2.1 使用自主性

1.2.2 主体合法性

1.2.3 对象合法性

1.2.4 目的合法性

1.2.5 结果有效性

1.3 技术措施的分类

1.3.1 控制访问

1.3.2 控制使用

第2章 技术措施滥用的表现与危害

2.1 技术措施滥用及其判断标准

2.1.1 技术措施滥用概述

2.1.2 技术措施滥用判断的标准

2.2 技术措施滥用的具体表现及案例

2.2.1 保护对象不合法

2.2.2 使用技术不合法

2.2.3 实施目的不台法

2.2.4 实施结果不合法

2.3 技术措施滥用的危害

2 3.1 阻碍技术进步

2.3.2 妨碍竞争秩序

2.3.3 损害用户权益

2.3.4 损害利益平衡

第3章 建构规制技术措施滥用的法律体系

3.1 知识产权法规制

3.1.1 法律原则规制——利益平衡原则

3.1.2 法律规则规制——兼评各国立法

3.2 竞争法规制

3.2.1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3.2.2 反垄断法规制

3.2.3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制

3.3 民主规制

3.3.1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3.2 诚实信用规制

第4章 我国技术措施立法状况与建议

4.1 立法状况

4.1.1 技术措施现有立法

4.1.2 技术措施立法缺陷

4.2 规制技术措施滥用的立法建议

4.2.1 知识产权法上的建议

4.2.2 竞争法上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当前数字环境下,版权人为保护自己的版权利益,试图用技术手段来阻止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侵权问题,但是这种私力救济方式很快被新的侵权技术打破。存这样的利益诉求下,WIPO于1996年通过在WCT中的一种限定开启了世界范围内技术措施立法的潮流。随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分别通过专门立法或者修改现行著作权法来确立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但是效用并不明显。完善技术措施立法,规制技术措施滥用依旧是一个十分必要而紧迫的问题。
   本研究从技术措施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技术措施滥用的表现方式和危害结果,探讨了技术措施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化建设,并提出相关法律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根据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立法状况对技术措施基本理论进行梳理;结合CCED5.0事件,“江民逻辑锁”事件,“精雕”案,微软黑屏计划,苹果iTunes事件等一系列滥用技术措施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技术措施滥用的表现方式及滥用危害,表明对权利人滥用技术措施的行为加以规制是十分迫切的。
   第二,根据国内外的立法实践,从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内外部法律同时规制的角度探讨技术措施滥用的规制体系建设,提出将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利益平衡原则和民法领域内的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作为对技术措施滥用进行法律规制的指导原则,并引入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相关具体法律规则作为技术措施滥用法律规制的具体规则。
   第三,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的具体建议,认为目前立法的最大问题在于扩大了版权人的权利,使技术措施脱离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公有领域的规定,造成技术措施和著作权法的矛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