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春兰‘宋梅’和杂交兰组培苗的菌根化研究
【6h】

春兰‘宋梅’和杂交兰组培苗的菌根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兰科菌根真菌研究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2 内生真菌对春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3讨论

3 不同菌剂接种方式对杂交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3讨论

4 两种兰科植物菌根显微结构观察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讨论

5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5.1材料与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3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3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兰科植物多数种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和珍贵的观赏花卉。国兰指原产于我国的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兰科植物菌根是兰科植物与真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它们在兰科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将菌根技术与组培技术相结合,在驯化培育阶段,通过人工接菌,建立兰花组培苗与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筛选出优良的兰科植物共生真菌,这将为兰花菌剂的研发及其优良种苗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从4种野生国兰根部分离出的5种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真菌,配置成200mL/L、400mL/L和600mL/L的液体菌剂对春兰‘宋梅’组培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C5对春兰组培苗生长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菌株FC5处理组组培苗鲜重增长率、新生叶片数、株高增长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FC5促进了幼苗根长度的增加,但对于根条数增多却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采用4种真菌,通过固体菌剂和液体菌剂两种接种方式,建立杂交兰组培苗与真菌的共生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杂交兰组培苗接种液体菌剂效果普遍优于接种固体菌剂,FC9和FC5菌株对杂交兰组培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显著,FC17菌株对杂交兰组培苗的根部生长促进效果显著。  3、采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菌根结构,结果表明春兰和杂交兰均具有菌丝、菌丝结等典型的菌根结构,菌苗共生150d后,菌丝在根内定殖。菌丝由根毛侵入或直接破坏根被组织进入皮层细胞。菌丝常出现在细胞核附近,在靠近外皮层的皮层细胞中有针状晶体,中柱周围皮层细胞内分布有大量淀粉颗粒。  4、用CTAB法提取春兰和杂交兰重分离真菌的基因组DNA,PCR产物经纯化、连接和转化后,送菌液测序获得了菌株的rDNA ITS区段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后,修正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与网上基因库Genbank中登录号为FJ810149.1的Mortierella sp.dd08032序列查询对比,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结合真菌形态观察,确定重分离真菌均为原接种菌株。

著录项

  • 作者

    张晋彦;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立军,崔永一;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春兰,杂交兰,组织培养,菌根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