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扶桑绵粉蚧寄生性天敌的优势种—班氏跳小蜂寄生特性的研究
【6h】

扶桑绵粉蚧寄生性天敌的优势种—班氏跳小蜂寄生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扶桑绵粉蚧的研究概述

1.2 班氏跳小蜂的研究概述

1.3 EPG技术在昆虫取食研究中的概述

1.4 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班氏跳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分析

2.3结论与讨论

3 班氏跳小蜂对粉蚧寄生效果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4被班氏跳小蜂寄生的粉蚧的取食行为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分析

4.3结论与讨论

5班氏跳小蜂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其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严重威胁大田作物、观赏植物、果树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生产的入侵性害虫,若该虫在我国暴发将造成近100亿的损失。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是扶桑绵粉蚧P. solenopsis寄生性天敌的优势种,对该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1)班氏跳小蜂的生物学特性;2)基于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调控下,班氏跳小蜂对粉蚧的寄生效果;3)采用直流刺吸电位(DC-EPG)技术记录分析了被班氏跳小蜂寄生后的扶桑绵粉蚧的取食行为;4)采用喷雾法和浸药法研究了班氏跳小蜂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其体内解毒酶的活性。这些研究为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如下:  (1)班氏跳小蜂能寄生扶桑绵粉蚧的若虫至雌成虫,对粉蚧寄生率的高低顺序依次是雌成虫、3龄若虫、2龄若虫;随着寄主龄期的增加,班氏跳小蜂的世代发育历期缩短。班氏跳小蜂对粉蚧的各个虫态的寄生率均高于松粉蚧抑虱跳小蜂,发育历期均短于松粉蚧抑虱跳小蜂,羽化出蜂数均少于松粉蚧抑虱跳小蜂。  (2)与松粉蚧抑虱跳小蜂共存可影响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效率。班氏跳小蜂单独寄生处理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率比松粉蚧抑虱跳小蜂单独寄生及两蜂共存处理的寄生率都要高;其中,两蜂共存处理中,不同的寄生顺序对2龄若虫的寄生率有显著差异。  (3)EPG分析结果表明,被班氏跳小蜂寄生的扶桑绵粉蚧的取食行为受到显著影响。被寄生后,粉蚧的非刺探性取食时间比未寄生粉蚧的时间明显延长;第一次刺探性取食时间、C波的次数、E1波的个数、叶肉细胞中尝试性取食的次数和时间,与未寄生粉蚧相应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非刺探性取食与刺探取食的个数、C波的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被寄生6d后,班氏跳小蜂寄生扶桑绵粉蚧在叶肉细胞尝试性取食的时间和次数与松粉蚧抑虱跳小蜂寄生后的扶桑绵粉蚧对应的参数之间,差异极显著。粉蚧口针进入韧皮部取食(E1)的持续时间,在两种跳小蜂寄生粉蚧3d后差异显著,且班氏跳小蜂寄生的扶桑绵粉蚧明显要长于被松粉蚧抑虱跳小蜂寄生的扶桑绵粉蚧。  (4)采用喷雾法和浸叶法对班氏跳小蜂的毒力测定显示,毒死蜱喷药的LC50为2.595μg?L-1,浸叶的 LC50为0.112μg?L-1;吡虫啉喷药的LC50为0.115mg?L-1,浸叶的LC50为0.234 mg?L-1。毒死蜱对扶桑绵粉蚧体内的班氏跳小蜂杀伤力较吡虫啉强;两种药剂处理下僵蚧中羽化的班氏跳小蜂雄蜂和雌蜂的后足胫节长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羽化的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的寄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毒死蜱对班氏跳小蜂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达到76.4%;吡虫啉对班氏跳小蜂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的抑制率分别32.2%和85.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